什么叫“王炸劇”,不是因為一個人或幾個人的表現,也不是因為某段劇情高光讓人念念不忘。
在我的認知中,所謂“王炸劇”就是那種連背景演員與道具都能煥發光芒的電視劇,那種在劇情上能讓人每次琢磨都有新感受的電視劇。
以這種標準來看,《黃雀》算不算是一部“王炸劇”呢?
或許不是,又或許是。
不是的原因,或許錯在那每集必有的“閃回”,錯在那讓人目不暇接的時間變幻,錯在那前后出現撕裂的人物設定。
相比起不足之處,那一個個來了又走的反派配角們,卻在用自己最樸實無華的演技,把《黃雀》硬生生撐到了“王炸劇”的大門外。
得益于劇情的晦澀難懂,讓白玉飾演的老董、馬吟吟飾演的阿蘭、張皓然飾演的財神等一系列反派配角,有了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
作為一個在花姐眼中幾乎“長在”火車站廣場的小毛賊,雖然處在一個完全有條件領救濟金家庭,卻也是一個對基本法律頗為了解的“孝子”。
他知道自己每次作案只“借”十塊八塊的話,即便是被抓了現行,也會因為數額太小以及母親的實際情況被重新放回來。
更何況他這個誰說都不聽的母親,即便是像郭鵬飛和李唐這種愛管“閑事”的人,也是只能在一旁無奈的搖搖頭而已。
最終,編劇沒有給老董繼續在火車站廣場“混飯吃”的機會,他因為“借”到了一條大魚,而被大魚反噬吐下肚鋃鐺入獄了。
作為整個故事中唯一一個讓人容易對其產生“好感”的反派,阿蘭的“意外”身亡是讓人多少有些意外的。
從沒有想到佛爺是一個為了維護團隊穩定和安全,出手如此狠辣且不留情面的角色,一個幾乎沒有前因后果人物性格交代的角色。
而作為一個早早就領了盒飯的阿蘭,除了有在下一集中交代她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卻也沒有解釋她因何成為了佛爺的手下,又因何被佛爺牢牢綁定在一起。
而只是用一種看似簡單粗暴的方式,講述了一個“校園霸凌”的故事,一個因“霸凌”而導致受害者走向犯罪道路的故事。
誰能想到因為一次校園戀情,因為一次外出約會,導致了一場在有旁觀者的情況下,完全沒有負罪感的罪惡“霸凌”事情。
起因只是因為阿蘭接受了霸凌者男朋友的追求,并與他一同在電影院里“看了”一場電影,之后的阿蘭便在犯罪手段這方面完全定型了,她要“色誘”天下所有好色之徒。
值得一提的是,阿蘭被佛爺滅口時,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很有可能阿蘭已經處在懷孕階段。
但無論是從事后財神的表現,以及其他方面的劇情來看,似乎完全遺忘了阿蘭肚中有孩子這件事,也就再也沒有人去提及財神曾經一度是有機會當父親的。
比起阿蘭的結局,作為一只“吃窩邊草的兔子”,財神或許只有在阿蘭這里才能得到作為人最基本的需求與東西。
因為他的童年從某種角度來說,甚至比阿蘭的學生時代要更加悲慘,也更容易讓一個自暴自棄到最終走上不歸路。
雖然財神小學老師的行為在那個時代未必是普遍現象,但像劇中這般極端個例還是真實存在的。
而這樣一種污蔑、羞辱與自我認定,讓財神從此成為了班級中被徹底孤立的存在,成為了在長大后自暴自棄的一個惡人。
無論是老董、阿蘭還是財神,甚至是劇中其他的反派配角,幾乎每一個人都有如此這般不堪的童年往事,甚至是逼不得已的現實需求。
老董屬于那種典型的只求一口飯吃類型,而阿蘭與財神財是在救助無門的情況下,被強大的“惡”推著他們走到了今天這個境地。
作為配角,無論是白玉、馬吟吟還是張皓然,甚至是其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角色,他們都用讓人眼前一亮的演技,用近乎完美的演技成功詮釋了屬于自己的那個角色。
也正是這群不起眼的小角色,讓《黃雀》除了郭京飛與秦嵐兩位主角以外,還有更多的看點與亮點可觀。
可這些被成功塑造的反派配角們,最大的遺憾或許是只給了他們起因,沒有給他們一個結果。
除了最終受到應有的懲罰之外,沒有人對這些反派形成做出解釋與反思,也沒有人真能為他們解決遇到的所有問題與困難。
或許正是這樣,那只待在荔城不肯走的黃雀才會越來越肥吧。
畢竟在這樣一個氣候適宜的城市,在這座到處都有食物的城市,那些蟲子永遠都不會被嚴寒凍死,也永遠不需要為一口吃食發愁。
而作為站在蟲子背后看著它們的黃雀,需要做的只是靜靜的等待蟲子變得有營養,然后一口將其吞下去而已。
關于《黃雀》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