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8年中國內地改革開放以來,香港憑借自由港的地理優勢和開放的貿易政策,成為內地消費者購買進口商品的熱門目的地。1997年香港回歸后,2003年“自由行”政策的實施進一步推動了這一熱潮,大量內地游客涌入香港,尖沙咀的免稅店和旺角的電器商鋪成為必訪之地。
然而,近年來,這一消費格局發生了戲劇性逆轉。隨著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消費市場的成熟,香港居民開始流行“北上”內地購物,尤其是在電子產品和日用品領域。深圳等內地城市憑借價格優勢和豐富的商品選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香港消費者。
與此同時,內地電商巨頭的強勢進軍香港市場更加速了這一趨勢……
01
京東巨資投廣告下戰書
作為內地電商領軍企業,京東近年來在香港市場動作頻頻,展現出強烈的擴張野心。在旺角人流密集區域,400米范圍內就有八塊大型京東廣告,位置緊鄰豐澤鋪面。巨幅廣告標語如“兩層樓的電器鋪,唔賣得貴點交租?”(雖以劃線示意刪除但仍可見),直指傳統零售商因高租金導致價格偏高。
▲圖源網絡
而在港鐵投放的廣告中,“無鋪租,平一截!無人sell,平多截!”的字樣則通過對比線上無租金模式與實體店的高成本,暗示京東的價格優勢。這些標語旨在通過鮮明的對比,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京東低價的品牌形象。
▲圖源網絡
京東的攻勢不僅停留在廣告宣傳。據其2023年官方聲明,京東已斥資15億元人民幣用于香港市場的商品價格補貼、物流優化和服務提升。此外,香港廣告行業估算,京東此次廣告大戰的投入至少達1000萬港元。
為了兌現“買貴就賠”承諾,京東推出差價賠償活動,若消費者在京東購買的商品價格高于其他平臺,可申請退還差額,直接對標傳統零售商的價格策略。同時,京東還在柴灣新增一個超過一萬平方米的營運中心,并計劃增聘100名員工,以提升物流配送能力。
▲圖源網絡
這一系列動作不僅是品牌宣傳,更是對香港傳統零售模式的正面挑戰。
02
淘寶與拼多多加速布局
除了京東,淘寶和拼多多也在香港市場加速布局,以各自獨特的策略爭奪消費者。淘寶依托阿里巴巴強大的生態系統,憑借商品種類豐富和價格競爭力迅速滲透香港市場。從日常生活用品到高端電子產品,淘寶幾乎覆蓋了消費者的所有需求,成為許多香港居民的線上購物首選。
▲圖源網絡
拼多多則以團購模式和極致低價策略嶄露頭角。通過“包郵大戰”,拼多多提供遠低于傳統零售商的價格,例如一款市場價約800港元的電飯煲,在拼多多團購價僅為500港元,吸引了大量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
▲圖源網絡
一位香港零售業分析師指出:“淘寶的多樣性和拼多多的低價策略正在改變香港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傳統零售商若不及時調整,可能在這場競爭中失去更多份額。”
03
香港本地電商積極應戰
面對內地電商巨頭的強勢進軍,香港本地電商品牌HKTVmall也不甘示弱,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來應對挑戰。作為香港領先的本地電商平臺,HKTVmall憑借其廣泛的產品種類和優質服務,長期以來在本地市場占據重要地位。
為應對京東在物流和價格上的優勢,HKTVmall宣布自2025年4月1日起,移除訂單自取的門檻限制。此前,顧客需滿足一定的最低消費金額才能選擇自取服務,而這一限制的取消意味著消費者無需額外花費即可享受自取的便利。
▲圖源網絡
此外,HKTVmall還通過促銷活動鞏固其市場地位。平臺于2025年11月2日起向用戶派發總值不少于3000港元的現金券,涵蓋超市商品、個人護理、化妝護膚等多個日常消費品類。這些現金券為消費者提供了直接的優惠,旨在刺激消費并增強用戶黏性,與京東的價格補貼策略形成正面較量。
▲圖源網絡
與此同時,HKTVmall主席王維基也在公開場合表達了對京東進入香港市場的關注。他曾指責京東的HKJD mall專區設計與HKTVmall高度相似,引發了關于市場競爭公平性的討論。
▲圖源網絡
對此,京東也在社交平臺作出回應。
▲圖源網絡
王維基的表態不僅凸顯了HKTVmall對競爭的警覺,也通過輿論呼吁消費者支持本地電商。
04
傳統零售商將大受沖擊
長期以來,豐澤、百老匯等連鎖店憑借實體店的試用體驗和品牌信任度,穩坐香港電器零售市場的主導地位。然而,面對電商帶來的低價競爭和線上購物的便利性,這些零售商的客流量和銷售額持續下滑。據香港零售管理協會2023年報告,香港電器零售商的銷售額在過去一年中下滑約15%,其中旺角和銅鑼灣等核心商圈的跌幅尤為明顯。
▲圖源網絡
消費者的購物習慣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一位香港消費者吳小姐表示:“我以前喜歡去實體店買電器,可以現場試用,但現在線上價格太有吸引力了,而且送貨上門更方便。”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2023年調查,約60%的香港消費者更傾向于線上購物,實體店的試用體驗優勢逐漸被削弱。
若這一趨勢持續,香港傳統購物區域的商業地產可能面臨更大壓力。旺角、銅鑼灣等高度依賴零售業的地段尤為脆弱。有地產分析師預測,隨著電商滲透率提升,商鋪租金可能下行10%-20%,特別是零售為主的區域受沖擊更為明顯。
▲圖源網絡
不過,傳統零售商并非沒有出路。通過轉型,他們仍有可能緩解壓力。例如,豐澤可開發自有電商平臺,或提供家電安裝與維修等增值服務,以增強競爭力。百老匯則可通過打造互動式店內體驗,如智能家居展示區,來吸引顧客。
05
香港消費者將作何選擇?
內地電商的進入為香港消費者帶來了更多選擇。他們既可享受線上購物的便利性和價格優勢,如京東的快速配送或拼多多的超低折扣,也可選擇實體店提供的試用體驗和即時滿足感。一位消費者趙先生表示:“我會先在網上比價,如果價格差距不大,我還是喜歡去實體店買,畢竟可以馬上拿到商品,不用等。”
▲圖源網絡
根據香港消費者委員會2023年調查,60%的香港消費者傾向于線上購物,但仍有40%重視實體店的試用體驗。這種選擇的多樣性對零售商提出更高要求。傳統零售商需通過提升服務質量或優化線上功能來吸引顧客。例如,豐澤可推出“線上預訂、線下體驗”服務,結合兩者的優勢。
▲圖源網絡
長遠來看,香港零售業可能迎來市場整合。小型零售商若無法適應新形勢,或面臨淘汰,而大玩家之間的競爭將推動價格進一步下降,最終惠及消費者。
06
從“南下掃貨”到“北上消費”
內地電商巨頭京東、淘寶和拼多多的進軍,不僅標志著香港零售業從“南下掃貨”到“北上消費”的歷史性轉折,也預示著傳統零售模式與本地電商面臨深刻變革。
京東的巨額廣告投入與挑釁姿態、淘寶的商品多樣性、拼多多的低價策略,以及HKTVmall的積極應戰,共同塑造了一個競爭激烈、充滿變數的市場格局。
▲圖源網絡
盡管這對實體店和商鋪租金帶來下行風險,但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和更優的價格。
未來,零售業的勝負取決于各方如何應對這一新格局——傳統零售商需轉型求生,電商平臺需精耕細作,本地電商需持續創新,而消費者的偏好將成為決定市場走向的關鍵。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看內地電商平臺進軍香港?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羊記精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