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繞高原
李成智
第二章、載波班
戰友們二營營部(八一新村)留影。照片上的一排營房修建于1976年
第二十四節、單路載波
中越自衛反擊作戰很快就結束了,前后剛好一個月時間。從1979年2月17日開始打響到1979年3月16日前線部隊撤回,我們營去的兩位技師在前線都立了功。他們和老部隊戰友們還是經常聯系的,這兩個技師技術都非常好,八一站的李桓英技師我也非常熟悉,每次搞月測我們都打交道。八一是中心站,我們在月測上聽從人家指導。李桓英是北京市人,爸媽也是高干,入伍年齡很小,參戰時還沒結婚。他是我戰友的師傅。我過八一去玩,人家對我也很好。戰爭結束后,聽說他在河口機務站當連長。
1979年因為戰爭,我們部隊補充的兵員少,退伍的也少。天氣一天天暖和起來,連隊還是處于退伍期,主要是做好穩定工作,值好班,站好崗。炊事班也注重伙食改善,盡量不要老兵提意見。我們班郭偉明是技師,我們關系還不錯。還有1976年兵肖天倫,1978年兵趙澤忠,技術力量并不弱,連隊還是很放心的。
有一天我發現機房天花板棚上有一套單路載波機,什么時候放上去的也不清楚,機房裝備移交并沒登記,是一套嶄新的機器。一般單路載波設備都是野戰用,多用于師團之間的通信聯絡,固定臺站之間因話路少,不列裝這些設備。我檢查后沒有任何毛病,通話效果不錯,我建議把他裝到地方郵電局到機務站之間,既解決通話廣播干擾問題,又能密切軍地關系,本身我們維護的1號線路上開通的12路載波機都是為西藏地方服務的。
我的建議很快得到連隊首長和郭技師的同意和支持,郭技師親自去郵電局聯系跑這個事。工布江達縣郵電局領導聽說后很是高興。單路載波開通以后,效果非常好。消除了皮康到工布江達縣之間的廣播干擾難題,工布江達經皮康到林芝地區之間的電話得到圓滿解決。電話上能解決的事情,再也不用兩地人員來回跑了,也密切了我們和工布江達縣郵電局之間的感情和友誼,交往就逐漸多了起來。
電話通了以后,對機務站也很好。我們連隊的報紙信件,郵局及時通知我們去取。工布江達縣如果有好電影,郵局也及時打電話告訴連首長,連隊經常組織去看電影,滿足戰士們的一些文化需求。后來連隊也經常去工布江達縣進行籃球比賽。一個電話把軍民、軍地的關系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未完待續)
皮康機務站1979年成都籍戰友和詹科文副連長(左5)在一起
(注:本文插圖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簡介:
李成智:1956年生,1975年入伍西藏軍區通信總站部隊。任過載波技術員,1983年至1985年在武漢通信學院學習。畢業回原部隊。任過司令部作訓股長,營長。1993年轉業至河南孟縣武裝部,先后任過參謀,民兵裝備倉庫主任,1996年回歸部隊任后勤科長。2000年第二次轉業孟州廣電局任副局長,2016年退休。
作者:李成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