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財經社 冰火
江蘇丹陽這家上市公司,最近可真夠戲劇的!
實控人徐良剛在座談會上吹了個“大牛”,然而,數小時后ST花王(603007)就發公告明確否認相關說法,股價隨即閃崩。
當晚,徐良被交易所“黃牌”警告。次日一字跌停,把自家公司股價搞得像坐過山車一樣刺激。更要命的是,連帶著ST花王6億跨界并購案也懸了,上交所發出四大“靈魂拷問”:
- 6.6億元從哪來?
- 業績暴增是真是假?
- 溢價率870%是否合理?
- 低價突擊入股背后有沒有抽屜協議?
成立于2003年的ST花王,全稱“花王生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說白了就是搞園林綠化起家的,2016年上交所上市。
在房地產和建筑行業近年來“寒冬”的背景下,ST花王資金鏈斷裂,走到了破產邊緣。
去年8月份開始,半導體行業“大佬”徐良聯合其他10名重整投資人,投入5.08億元,獲得3.77億股ST花王股票,平均持股成本僅1.35元/股。由此,徐良成為ST花王新實控人。
天眼查顯示,徐良是浙江博藍特的創始人,而浙江博藍特產品包括第三代半導體材料、MEMS智能傳感器芯片等,可應用于人工智能、汽車、新能源等領域。
徐良也承諾,將整體注入產業投資人資產。因此,投資者普遍認為,ST花王注入半導體業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公司股價也翻了3倍,最高飆到18元/股,這意味著徐良投入的5個多億,才三個多月就翻了13倍。
不過,原來說好的注入自家資產,結果臨時改口“先買別人家的油箱”,美其名曰“審慎考慮”。二級市場投資者自然不買賬,自2025年1月份至今,公司市值已縮水近六成。
看到財富大幅縮水,徐老板坐不住了。3月25日,有媒體報道徐良在丹陽的企業座談會上大談轉型計劃,說未來要把自家半導體產業與上市公司通過多種方式展開深度合作,重點聚焦半導體及新能源汽車領域,推動公司向高科技企業轉型。
消息一出,3月26日連續跌停的ST花王,上午股價直接封死漲停。
但劇情馬上反轉!當日中午,公司突發公告緊急澄清媒體報道事項,“實控人目前及近期均無注入半導體資產的計劃。”
公告一出,市場信心瞬間崩塌。ST花王下午開盤應聲跳水,最終跌了1.37%;更狠的是,當晚交易所的監管警示公告就下來了,直指徐老板“滿嘴跑火車”誤導股民;3月27日,ST花王股價直接一字跌停。
深水財經社認為,徐老板在座談會上的發言明顯是在蹭熱點。現在半導體、新能源都是香餑餑,他張口就要轉型高科技企業,結果被交易所抓現行。要說徐老板沒點拉股價的小心思,估計股民都不信。
從股價異動到發警示函,交易所這次反應神速。中午剛逼著公司發澄清公告,晚上處罰決定就掛出來了,這效率給市場敲了警鐘:別以為隨便畫大餅就能割韭菜!
為扭轉頹勢,上市公司跨界并購常見,然而,ST花王花6.6億收購一家做混動汽車油箱的背后卻是漏洞百出。
2021年至2024年,ST花王累計虧損至少超16億元,2024年三季度末貨幣資金僅剩1300多萬元,資產負債率超過85%;更搞笑的是,被收購公司估值溢價率870%,去年還在虧錢,今年業績突然暴增3倍——這財技比魔術還魔幻!
9月26日晚間,上交所給ST花王發出四大“靈魂拷問”:
No.1 第一刀砍在錢袋子上。上交所在公告中表示,截至2024年末,尼威動力現在總資產4.49億但欠著3.11億外債,而ST花王自己去年9月底賬上現金才1313萬。這就好比月薪5000的打工人突然說要買別墅,交易所當然要問:首付怎么湊?房貸怎么還?是不是打算借高利貸?
No.2 第二刀捅破業績神話。上交所在公告中表示,尼威動力去年營收暴漲126%干到6.78億,凈利潤更是翻了三倍多沖到6995萬。交易所可不信天上掉餡餅:這業績是踩了風火輪還是吹了牛皮?要求必須說清楚客戶都是誰、訂單有沒有貓膩、明年還能不能接著賺這么多。畢竟之前太多公司搞收購時標的公司業績猛如虎,過門后立馬變臉。
No.3 第三刀直指天價估值。上交所在公告中表示,尼威動力被估了12億的身價,凈資產溢價率高達870%,溢價率較大的原因和合理性,是否存在公司及控股股東、實控人與交易對方的其他利益安排;交易所同時警告小心商譽地雷——現在溢價收購一時爽,萬一日后業績不達標,可能得集體吃跌停板。
No.4 第四刀戳中抽屜協議。這場重組大戲最“精彩”的橋段,當屬揚州上市公司蘇奧傳感(300507)副總經理左強的神操作。這位大哥在收購公告18天前突擊入股尼威動力2.92%。據ST花王收購預案,尼威動力整體預估值12億元,那左強持股對應估值約為3500萬元。
而根據蘇奧傳感披露,左強2023年年薪只有34.45萬,而且截至去年左強也并沒有蘇奧傳感的股票。
不過左強與尼威動力并非沒有淵源。資料顯示,左強曾經是尼威動力的控股股東,在公司成立之初持股比例達到65%,而且在在2019年—2021年擔任尼威動力總經理。但是奇怪的是,自2020年12月之后,左強不斷轉讓股權,到2021年12月完全退出了尼威動力。
就在2021年,左強放棄了自己創立的企業,轉而進了蘇奧傳感做了一名技術總監,直到2023年才升為副總。
直至2025年2月24日,左強又殺了個回馬槍,從尼威動力后來的控股股東黃然受讓了2.92%的股權。18天后ST花王就發布了擬收購尼威動力的公告。
梳理左強從創立尼威動力到完全退出,再到入職蘇奧傳感,又到買回尼威動力,整個過程讓人有點難以理解。
針對這個情況,上交所在問詢函中也提出左強于受讓的股權,是否存在低價突擊入股標的公司情形?這意味著,監管層連股東倒手賣股權的前世今生都要扒個底朝天,擺明是要查清楚這樁買賣背后時否存在沒有公開的私下約定。
據公告披露,現在ST花王得在10個工作日內把這些問題交代明白,吃瓜群眾坐等看他們是能自圓其說,還是會被戳穿皇帝的新衣。
盡管花王重整成功,但是現在看來,公司并沒有解除退市警報。
據公司業績預告,2024年ST花王營收鐵定低于3億元,根據退市新規,若2025年營收還低于3億,將被實施退市警示。
而今年能否達線,就要看這次收購能不能過關。本來想靠收購續命,結果實控人還來這么一出神助攻。
業內人士表示,ST花王事件猶如一面照妖鏡,折射出注冊制下的監管進化:從往昔“秋后算賬”到如今“實時狙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