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裝都不裝了,最近,美國副總統萬斯這樣解釋的美國不再愿意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全球化的初衷,是讓富裕國家向價值鏈的更高端發展,而貧窮國家則從事較為簡單的生產任務。
然而,事情并未按計劃進行,因為“貧窮國家(主要是中國)并不愿意永遠保持廉價勞動力的角色,而是開始自己向價值鏈的更高層次發展”。正因為如此,萬斯得出結論:全球化是失敗的。
可以說,萬斯的這段話,將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一直戴著的自由、民主、全球化的偽善面具,徹底撕得一干二凈。
以前,在西方偽善宣傳和公知的涂脂抹粉之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全球化,幾乎是世界文明的燈塔,是西方國家主導的、向全世界撒播自由民主的偉大之舉。
中國任何一個維護自身產業的政策,都是“大逆不道”的,都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
而西方國家在他們自己和收買的公知的美化之下,已經成為圣人,已經成為人類的燈塔,已經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
然而,如今隨著中國的崛起,隨著中國不再愿意永遠保持廉價勞動力的角色,美國感到自己利益受到威脅之后,毫不猶豫地撕毀了曾經的偽善面目,赤裸裸的說出了他們全球化的初衷。
當然,這并沒有什么可意外的,除了被蒙蔽的和本身就心存不良的人之外,相信每一個中國人,都曾感受過在國際貿易中的打壓和不平等待遇。
試問,如果西方國家真的以公平和道義為基準點,是為了自由和民主,又何來這些封鎖和打壓呢?
其實,自幾百年前歐洲率先完成工業革命之后,歐美就理所當然地將自己視為世界的主宰者。
所以,他們對于其他人種和民族,總是居高臨下的,總是帶有極強優越感的,哪怕科技文明發展到今天依然如此,只不過聰明的西方人多了一套面具而已。
在西方國家主導的所謂全球化之中,他們應該永遠占據上流,干著先進的、輕松的、最賺錢的工作,而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則只能干著最苦、最累、危害性最高且最不賺錢的廉價低端工作。
這種感覺有沒有很熟悉?
是的,與已經運行了幾千年的印度種姓制度別無二致。
在印度的種姓制度設置中,婆羅門永遠是婆羅門,剎帝利也永遠是剎帝利,賤民不僅不能干高種姓的工作,甚至連看一眼都是有罪的,都應該被剁掉雙手。
而西方國家主導的世界全球化,就是這樣的一個構建。
然而,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中國這個曾經的東亞病夫,居然不愿意遵守他們規定的種姓制度,更不愿意永遠待在廉價的底層。
雖然剛剛開始,中國確實做著西方國家希望的廉價勞動力的角色,但是,不甘心永遠如此的中國人,憑借出賣廉價勞動力賺來的微薄利潤,不斷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研究更先進的科技,去碰觸西方國家掌握的高端產業,而在中國不懈的努力之下,最終中國成功了。
而中國14億人口、廣闊的土地、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群和農耕文明所特有的吃苦耐勞,使得中國一旦在某個產業鏈站穩腳跟,那么,就會迅速以此為根據地擴大自己的優勢,并最終打通整個產業鏈。
因此,在賺了幾十年最輕松愜意的財富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駭然發現,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趕,甚至超越他們。
最恐怖的是,由于美國為了賺最輕松的金融錢,主動實施了去工業化。曾經以一己之力可以供應整個二戰的美國,在工業方面不但被中國追上,甚至,在軍事工業也開始力不從心了。
這種事實,讓只相信力量的和武力的西方國家感到了徹骨的寒冷,他們開始撕毀了自己道貌岸然的面目,直接將全球化的目的公開,并且開始逐步打破自己主導的全球化。
西方國家畢竟底蘊豐厚,我們也剛剛崛起,面對瘋狂打貿易戰的西方,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我們要做的,不再是90年代實力微弱時被迫的韜光養晦。已經成長為巨龍的我們,不可能像曾經一樣再裝小白兔了。
以美國為首的國際體系雖然根深蒂固,內外部的敵人雖然仍然十分強大,但是,已經在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中占據有利位置的我們,需要的是乘勝追擊,占據愈加愈發有利的位置,并最終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
中國幾千年的璀璨歷史足以證明,如果中國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那么,我們做的必然比西方國家更好。
因為,中國的對外政策雖然并非做慈善,但是我們更追求雙贏,也會給予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更多的公平和更好的生活,世界會因中國的崛起而更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