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月份開始,美國針對經貿投資設立新的戰略,總結起來就是“凡事以美國為優先”,但特朗普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已經捅了馬蜂窩,甚至有可能導致美元體系被摧毀。
我們可以看到,3月23日,中日韓三國外長完成通話,且就在當天,中日兩國還進行了經濟高層對話,這些場景之所以出現,背后原因正是特朗普的一系列操作引發國際擔憂。
不得不說,美國肆意挑動經濟局勢,沒能提高自己的經濟話語權,反而是將自己經營多年的同盟體系撕開一個口子,導致美方盟友密集求和,紛紛開始發展對華關系。
從美國推出的戰略分析,美國的目標是通過政策限制挽回部分產業頹勢,例如航運、環保、汽車等等,就算完成這個目標會讓美國的投資收益大幅度降低也在所不惜。
正如美國投資市場的評估一樣,特朗普現在處于濫用權力的狀態,因為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結果,而是長時間的積累,美國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想著不正當競爭維持優勢。
這種做法固然能夠讓美國挽回一些局面,可本質上是“涸澤而漁”,忽視未來前景,拿歐洲地區來說,美歐關系一直是美國苦心運營的外交事務,可近幾月內明顯出現了問題。
特朗普主張“對等關稅”,要求“務實外交”,導致歐洲苦不堪言,不得不懷疑美國這個過往的盟友如今的定位,在這種局勢下,連國家機構都在等待消息,個人和企業更是迷茫。
如果美國帶來的緊張氛圍沒有解除,其他的經濟體自然不敢冒風險進行投資,更大的可能性就是不進行投資行為然后保有現金,又或是投資黃金這種穩定商品。
那再深入分析,美國經濟霸權的根本在于信用度,大多數跨國資本選擇投資美國正是因為這一點,而現在美國自己降低了經濟穩定性,自然而然就會失去吸引力。
特朗普很有野心,打算建立以美國為主導的新體系,為此需要革新世貿組織為首的多邊原則,但問題在于美國的影響力不復輝煌,很難支撐起這個計劃,甚至可能有崩潰的風險。
以2024年數據來說,美國財政支出和收益不對等,財政赤字高達2萬億,債務危機已經十分嚴重,如果進一步降低信用度,購買美國國債的投資者都會變少。
目前,美國市場投資者的信心不斷下降,一旦美國針對中國挑動的經濟制裁沒能獲得成果,國際社會就會更加難以信任美國,而這時的美國為了避免風險,很可能將目標對準盟友。
就比如現在正在為鋼鋁和酒品加征關稅擔憂的歐洲國家,因此,如果特朗普仍舊無法意識到其中隱藏的經濟風險,最可能的結果是將美國帶入深淵,而不是競爭對手。
我們希望美國能夠看清局勢,摒棄不正當競爭的想法,真正投入到發展合作共贏的進程當中,就如同中國外長王毅所強調的那樣國際格局變換,經濟復蘇乏力,各國有必要也有責任溝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