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前不久,美軍對也門北部胡塞武裝控制下的薩達省進行了兩次空襲。與此同時,美國空軍在過去48小時內,有個大動作,一口氣出動7架B-2隱形轟炸機,從密蘇里州空軍基地長途跋涉,飛往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亞空軍基地。
先來說說B-2隱形轟炸機,它可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之一,每一架造價高達24億美元,如此高昂的成本,讓它顯得格外“金貴”。B-2轟炸機具備超強的隱身性能,能夠悄無聲息地突破敵方嚴密的防空系統。它的作戰半徑高達約6000公里,從迭戈加西亞基地起飛,足以覆蓋中東大部分地區。不僅如此,B-2還能攜帶多種先進武器,其中就包括GBU-57重型鉆地炸彈,這種炸彈威力巨大,能夠鉆透地下60米深的堅固目標,無論是敵方深埋地下的軍事設施,還是地下指揮中心,都難以抵擋它的攻擊。
轟炸機(資料圖)
再看迭戈加西亞這個地方,它位于印度洋中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該基地距離也門約3600公里,離伊朗約4000公里,恰好處于胡塞武裝和伊朗現有導彈射程之外。美軍將B-2轟炸機部署在此,可謂是“用心良苦”,既能對也門胡塞武裝發動空襲,又能隨時對伊朗構成威懾,而且自身還相對安全,不用擔心遭到對方導彈的反擊,簡直就是一個“安全輸出位”。
從近期美國在中東的一系列軍事部署來看,其意圖已經十分明顯。一方面,美國持續加大對也門胡塞武裝的打擊力度。自2024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胡塞武裝為了支持巴勒斯坦,頻繁襲擊美國和以色列方面的商船,嚴重影響了美國在紅海的航運利益。為了保護商船安全,美國聯合英國對胡塞武裝進行多次空襲,但效果并不理想,還在胡塞武裝的反擊中遭受了一定損失。此次出動7架B-2轟炸機,很可能是美國對胡塞武裝的一次大規模報復行動,試圖通過強大的軍事打擊,削弱胡塞武裝的實力,遏制其在紅海的行動。
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一點,美國此舉的最終目標還是指向伊朗。長期以來,美國與伊朗在核問題、地區影響力等方面存在嚴重分歧。特朗普執政后,對伊朗采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2018年宣布退出伊核協議,并重啟對伊朗的全面制裁,試圖通過經濟和外交手段,迫使伊朗在核問題上讓步,并削弱其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然而,伊朗并沒有屈服于美國的壓力,反而不斷加強自身軍事力量建設,發展導彈技術,支持地區盟友,與美國進行對抗。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一直將胡塞武裝視為伊朗在中東的“代理人”。伊朗為胡塞武裝提供了武器、資金和情報等多方面支持,使得胡塞武裝有能力與美國及其盟友在紅海地區周旋。美國打擊胡塞武裝,實際上就是在間接打擊伊朗,通過這種“敲山震虎”的方式,對伊朗施加更大壓力,試圖逼迫伊朗重新回到談判桌前,在核問題等方面做出妥協。
此外,美國還在不斷加強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除了派遣7架B-2轟炸機外,美軍的卡爾文森號航母也正向杜魯門號航母靠攏,雙航母戰斗群一旦形成合圍之勢,將對伊朗構建起全方位的軍事包圍圈。再加上此前美國宣布向中東增派航母打擊群,以及在該地區部署的其他軍事力量,美國在中東的軍事部署規模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面對美國的步步緊逼,伊朗也沒有坐以待斃。伊朗總統試圖推動法案挽回改革派的努力,然而遭到議會反對,改革派政治空間被壓縮。在此情形下,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領導的強硬派逐漸占據主導。哈梅內伊采取“以攻代守”策略,通過支持胡塞武裝等地區盟友的行動,給美國及其盟友制造麻煩,以此增加伊朗在與美國談判中的籌碼。
伊朗還積極展示自身軍事實力,高調曝光三處地下導彈基地,宣稱能儲存數千枚導彈,且生產速度極快。伊朗外長也多次強調,伊朗處于“百分百戰備”狀態,不會在外部壓力下屈服,同時表示與美方間接談判的通道是開放的,但前提是美國調整對伊政策。
特朗普(資料圖)
然而,伊朗目前面臨的外部環境并不樂觀。在國際上,雖然中國一直在為推動中東和平穩定發揮積極作用,努力恢復伊朗與沙特等地區國家的外交關系,并與伊朗保持貿易往來,但中國始終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避免提供軍事援助,所以伊朗難以從中國獲得直接的軍事支持。俄羅斯方面,雖然有意調節美伊關系,但在一些問題上也表現出一定妥協,例如在白宮單方面的簡報中表示“伊朗不應具備徹底摧毀以色列的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俄羅斯在美伊問題上的立場并非完全偏向伊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