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
漢川、應城、孝昌
紛紛登上央視
一起來看看吧
漢川:油菜花海中上課
大自然做“老師”
3月28日
央視CCTV-13新聞頻道
《朝聞天下》欄目播出
湖北漢川:油菜花海中上課
大自然做“老師”
這段時間,油菜花正值盛花期。在湖北漢川,西江鄉江集小學的同學們來到田間,了解油菜花的生長特征和經濟價值。
近年來,漢川市教育部門不斷豐富學生們的實踐活動,通過創新教學思路,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這次將課堂搬到油菜花田是希望學生們通過觀察自然,更加直接實際的感受自然、掌握知識。
應城:膏雕膏塑傳古韻
金漆木梅綻新枝
3月27日晚
央視CCTV-2財經頻道
《生財有道》欄目播出
膏雕膏塑傳古韻
金漆木梅綻新枝
湖北應城石膏資源豐富,有400多年的石膏開采歷史,石膏儲量、品位居全國之首,享有“膏都”的美譽。這里的石膏潔白如玉、質地優良,是制作粉筆的主要原料。不僅如此,應城石膏還不斷與民間手工藝相結合,產生了膏雕、膏塑等獨特的手工技藝。
孝昌:小河明清古街被提及
3月26日晚
央視CCTV-13新聞頻道
《新聞1+1》欄目視頻連線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
圍繞“村”字號背后的文化密碼
如何挖掘?
這一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期間,戴斌院長
以孝感市孝昌縣小河明清古街為例
著重闡述了本地居民
安居樂業、歲月靜好
對古鎮文旅發展的重要意義
戴斌院長說道:“好的鄉村旅游要讓游客看到文化遺產,更要看到生生不息的未來。比如西塘、南潯,以及我當下所處的孝感市孝昌縣小河明清古街,都有成千上萬的本地居民生活在當地,游客來與不來,居民都如常的生產生活,享受自己的歲月靜好,所以千萬不能夠忘記本地居民的生活。”
孝昌縣小河明清古街全長1600米,寬5米,建設面積達20萬平方米。街道兩旁坐落著300多棟明清風格建筑,多為二層磚木結構閣樓。這些建筑前有1至2米寬的廊檐,一律采用石磉礅托杉木柱子支撐。部分房屋縱深極大,有七重六個天井,近百米深。
小河明清古街較為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筑特色,是目前湖北省保存最為完好、規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無論雪雨風霜,還是盛夏酷暑,明清古街上的居民都照常在廊檐下休閑娛樂、買賣交易,延續著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
來源: 孝感日報綜合央視網、看漢川、今日應城、孝昌融媒
制作:盛為華 李夢婷
校對:徐文
責編:徐文
終審:朱霞
出品:孝感市融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