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協作能力是立足社會的基本素養,也是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教育階段培養孩子的協作意識和集體觀念顯得尤為重要。學習武術正是培育這些品質的絕佳途徑,通過集體訓練、對練配合和團隊表演,不僅能強健體魄,更能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溝通、信任與合作。
在鵝坡武校,就有這樣一對高度默契的對練搭子——陸昊與高松。他們用一次又一次的精妙配合,屢次在全國大賽上綻放光芒,生動詮釋了團隊協作的真諦。
陸昊
高松
懷揣夢想
走進鵝坡,彼此結緣
2018年,他們懷揣夢想踏入鵝坡武校,開啟了他們的習武之路;2022年,憑借出色的表現,入選專業隊;2023年,命運讓這兩個年齡身高相仿的少年成為器械對練搭檔,從此開啟了他們的輝煌征程。
2024年,這對搭檔迎來了豐收的季節:6月上旬,參加上海全國青少年武術套路錦標賽,榮獲對練項目第二名,取得一級運動員證書;6月下旬,參加江蘇江陰全國武術套路錦標賽,榮獲“運動健將”稱號;9月,參加天津2024年全國武術套路冠軍賽,榮獲對練項目第四名,再次取得“運動健將”稱號。
談及取得的成績,兩人相視一笑,流露出超越言語的默契。這些成績源自于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晨光微露至夜幕低垂的每一個時刻,無數次的重復與不懈的精進。每一次攻防的精準到位,不僅僅是肌肉的記憶,更是心靈深處對夢想的執著追求。這些成績凝聚著汗水與淚水,見證了他們從稚嫩走向堅韌的蛻變。
陸昊講到:“對練,在技術上要求我們做到攻防合理、招式準確、節奏一致、距離適當。這種對技術的苛求,需要我們在日常練習時必須保持高度的默契且心無雜念。起初,我們配合生疏,攻防節奏時長錯亂,但是,我們沒有互相埋怨,而是坦誠交流,仔細復盤動作細節,調整發力時機和動作幅度。日常訓練中,我們嘗試用眼神交流代替口令,一個對視,便心領神會下一步動作。通過無數次的模擬實戰,逐漸摸清彼此的習慣與反應模式。默契在一次次的重復練習中悄然生長,距離感的把控也愈發精準,我們的配合也從最初的磕磕絆絆,轉變到了現在的流暢自然,心領神會。”
高松說:“每一次對練的完成,都是對我們默契與信任的加深。我是負責攻的一方,每一次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即便如此,也難免會有受傷的情況發生。每當失誤,傷在陸昊身上,我都深感自責,而此時陸昊總是用堅定的眼神告訴我,不必介意,再來。就這樣,我們在一次次的失誤中不斷成長,不斷超越。特別感謝我的好搭檔陸昊,沒有他對我的包容和鼓勵,我走不到現在。我們未來的路還很長,或許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我們,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陸昊與高松的故事詮釋了真正的團隊精神:高松作為進攻方,時刻謹記責任;陸昊作為防守方,用包容化解失誤。當他們在賽場上如同左右手般配合自如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精湛技藝,更是兩顆年輕心靈的同頻共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