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長三角,一場關于土地價值的“暗戰”悄然打響。在這場爭奪中,安徽滁州以“黑馬”姿態殺出重圍——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狂飆的經濟增速、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的戰略機遇,滁州正成為房企和投資者眼中的“必爭之地”。
安徽省第四屆新春土地推介會上,滁州一舉推出5宗共519.72畝優質地塊,引發保利、華潤、龍湖等超百家房企關注。這些地塊不僅是滁州城市發展的縮影,更暗藏長三角下一輪價值躍升的密碼。
NO.1|壹
空間重構:從“老破舊”到“活力核”的蛻變
滁州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淮河生態經濟帶四大國家戰略疊加區域,同時是國家園林城市、長三角中心區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規劃肩負三大使命。
戰略疊加窗口期:
深度融入南京、合肥兩大都市圈,打造長三角跨界協同發展樣板區。生態資源稟賦:
依托“一嶺(江淮分水嶺)三河(淮河、滁河、池河)三湖(女山湖、高郵湖、花園湖)”,推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高質量發展需求:
支撐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統籌產業、交通、生態空間布局,助力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的現代化滁州建設。
空間格局:全域統籌與特色塑造
規劃構建“三區三線”約束下的多層級空間體系:
總體格局:“兩區三脈五中心”
兩區:江淮分水嶺生態屏障區、沿江平原高效農業區。
三脈:淮河、滁河、池河生態廊道。
五中心:滁州主城區、天長、明光、定遠、鳳陽四大副中心
農業空間構建“一帶兩區多園”格局,沿江淮分水嶺打造特色農業帶,保障糧食產能。
生態空間
形成“一嶺三脈多廊多點”網絡,串聯自然保護區與濕地公園。
城鎮空間
以“一主四副”為核心,滁州主城區聯動來安、全椒,形成滁來全一體化城鎮密集區。
中心城區:一心七片”功能結構聚焦清流河、明湖、西澗湖等生態節點,劃分工業、文化、居住等功能片區。
特色風貌:延續“環滁皆山,清流穿城”山水城格局,嚴控瑯琊山、古城周邊建筑高度與形態。
NO.2|貳
老城與城南,誰將扛起價值大旗?
滁州此次推出的5宗地塊,集中于老城區和城南片區兩大核心板塊。這兩大區域,正是滁州城市擴容、人口集聚的主戰場。
老城區:成熟配套下的“稀缺資產”
地段價值:
作為滁州傳統中心,老城區擁有最密集的商業、教育、醫療資源。萬達廣場、樂彩城等商圈已成熟,滁州五院、實驗中學等配套齊全。
更新機遇
隨著城市更新推進,老城區低效用地逐步釋放,容積率1.4-1.8的地塊兼具開發彈性和利潤空間,適合打造高端改善項目。
城南片區:城市新中心的“未來引擎”
規劃能級:城南定位為“政務+生態+科創”新城,明湖奧體中心、高鐵站、滁寧城際等重大項目落地,板塊能級持續提升。
生態溢價:城南濕地公園、明湖公園等生態資源密集,容積率1.2-1.6的地塊可打造低密高端住區,契合改善客群需求。
NO.3|叁
總結
從“環滁皆山”的千年亭城,到長三角一體化的新增長極,滁州正以驚人的速度蛻變。這5宗519畝黃金地塊,不僅是城市發展的“空間載體”,更是讀懂長三角未來的“價值密碼”。
對于房企,這是布局潛力市場的戰略機遇;對于投資者,這是分享城市紅利的黃金窗口。滁州的土地,已不僅僅是土地,更是時代機遇的入場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