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接診的過程中,常注意到:
但凡處于放化療階段的癌患,大多面黃肌瘦,免疫力低下,有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蛋白質攝入不足,難以提供身體養分。
我們要知道人體幾乎所有組織、器官都由蛋白質構成的。我們必須每日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才能維持其組織的更新。
tips
蛋白質充足不僅更有益于手術期患者傷口愈合和放化療期間患者身體恢復,還同時為白細胞再生提供原料,提高免疫力抵抗病毒,降低感染風險。
根據數據統計,中國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率高達79.4%,營養不良是惡性腫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當腫瘤患者攝入的蛋白質不夠時,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營養不良,進而導致治療耐受度下降,尤其是放化療階段的腫瘤患者,會出現更多副作用,甚至中斷治療。
其實,與普通人相比,腫瘤患者體內蛋白質分解得更快,合成得更慢,導致人體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明顯升高。
尤其對于身處放化療期間的腫瘤患者則更加需要蛋白質。國內外大量臨床研究也表明,對腫瘤患者進行合理的蛋白質補充可顯著改善免疫狀況,降低感染性并發癥風險,提高生活質量,改善臨床結果。
該如何補充蛋白質
從數量上來講,《惡性腫瘤患者膳食營養處方專家共識》明確指出:腫瘤患者每天補充蛋白質的量為1-2克每千克體重。
也就是說如果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腫瘤患者,每天需從食物中補充60-120克的蛋白質。需要注意:超過了這個量,大量的蛋白攝入會加重肝臟和腎臟等臟器的負擔,會造成腎臟問題。
得補優質蛋白
優質動物蛋白來源
瘦肉、禽、魚、蛋等。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導》推薦每日攝入量:魚蝦類40g~75g,畜禽肉類40g~75g,蛋類40-50g。
優質植物蛋白來源
主要以豆類和豆制品為主,另外堅果(杏仁、松子、核桃、澳洲堅果、花生),種子(向日葵、南瓜、芝麻),谷物(谷物、面包和大米)也含有不少的蛋白質。
如何提高
蛋白質利用率
僅僅攝入足夠的蛋白質還不夠,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同樣重要!
這就要說到蛋白質的隱藏“技能”——蛋白質的互補作用:當把兩種或多種食物蛋白混合食用,它們所含的氨基酸便有可能取長補短,能夠提高蛋白質利用率。
對于消化功能較弱的腫瘤患者,可以將食物分成多次進食,這樣能夠減輕一次進食的負擔,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蛋白質的吸收效率。
比如,每天除了正常的三餐外,可以增加2-3次的高蛋白加餐,如一杯酸奶、一小份堅果等。
烹飪方式要簡單
烹飪方式也很重要。盡量采用清蒸、煮、燉等較為溫和的烹飪方法,避免過度油炸、煎烤等,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中的蛋白質,同時減少油脂的攝入,減輕身體負擔。
可以喝蛋白粉嗎
許多人認為既然說腫瘤患者要補充蛋白質,就大量食用蛋白粉、或者高蛋白飲食。
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卻不是科學的方法!大量的蛋白攝入會加重肝臟和腎臟等臟器的負擔。
雖然筆者一直提倡食補為首選,但對于放化療期間可以特殊對待。如食欲正常的腫瘤患者,從食物中補充蛋白質是完全可以的。
但如果由于各種的化療反應、腫瘤本身導致的厭食、大手術后消耗增加,胃腸功能障礙等等原因,日常進食困難,不能滿足機體對蛋白質需要。
這時可以短期通過蛋白粉來增加攝入,但只要能夠逐漸恢復正常飲食,則無需依賴蛋白粉。
最后,筆者要強調的是,雖然蛋白質極其重要,切記不可過量,腫瘤患者還需平衡膳食,達到食物多樣化,才能夠更好的恢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