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偉大的寶石,
必然承載超越物質的價值”
2024年8月,在非洲南部大陸腹地,一枚重達2488ct的曠世巨鉆在博茨瓦納 Karowe 礦區橫空出世,鉆石被命名為「Motswedi」,在博茨瓦納語中意為「泉水」,指代著非洲大陸超乎想象的豐饒,更預示著人類對永恒之美的渴求。
「Motswedi」 圖源:Lucara Diamond
這是博茨瓦納迄今發現最大的天然鉆石原石,也是全球迄今第二大寶石級天然鉆石原石,是罕見的Type IIa型天然鉆石,不含氮雜質,澄澈度超越98%的同類。未經切割的原石經歷數十億年的極端淬煉,內部「微觀宇宙」令人目眩神迷,八面體晶型保留著近乎完美的幾何切面,起伏的晶面和原生的紋理更是近乎暴力美學,吸引了多家博物館有意購藏。
圖源:Lucara Diamond
這不是博茨瓦納歷史上第一次產出上千克拉的巨型寶石級天然鉆石,得天獨厚的天然礦藏依托于良好的政治條件,讓博茨瓦納成為天然鉆石行業史上近乎傳奇的存在,更是當代天然鉆石行業道德開采的一線支持力量。
01
從「貧窮」到「富有」,
穩中求變的博茨瓦納
1966年博茨瓦納獨立的時候,貧窮程度全球排名第三。但在之后的二十年間,博茨瓦納借力采礦業、畜牧業的穩定發展,一躍成為非洲大陸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GDP) 最高的國家。
博茨瓦納天然鉆石礦 圖源:天然鉆石協會
天然鉆石礦業作為國家核心產業,造就了博茨瓦納全球領先的經濟增速,也直接推進了當地社區建設和居民生活質量提升。當地政府面對天然鉆石的可觀礦藏采取了極為理性的處理方式,將鉆石礦的產權從部落轉移到政府,實現統一管理的同時,也從源頭上規避了部落間為爭奪礦藏而產生沖突。
管治有方的國家體制為博茨瓦納帶來了有別于非洲大陸其他國家的穩定局勢,也為當地天然鉆石行業的「道德開采」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天然的有利條件。
2003年,聯合國(United Nations)和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聯合推動金伯利進程(Kimberley Process, KP)落地,這一倡議匯聚了全球 82 個成員國的政府代表、鉆石行業領社及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呼吁構建一個透明、公正且負責任的鉆石貿易體系。
*金伯利進程嚴格規定天然鉆石原石的交易必須限定在成員國之間,并要求所有國際運輸的鉆石必須使用防篡改的封裝,并附帶由金伯利進程認證機構簽發的合法證書,以確保鉆石的來源可追溯且合法。
博茨瓦納的天然鉆石道德開采體系與金伯利進程的倡議不謀而合,作為創始成員國之一,博茨瓦納首批加入了金伯利進程,并在之后擔任過金伯利進程主席國,成為行業道德發展的領導力量。
02
傳奇博茨瓦納,
地球故事永恒延續
如今,博茨瓦納已經是天然鉆石行業內的偉大傳奇,除了此次產出的「Motswedi」曠世巨鉆外,當地各大礦區還產出過大量被歷史銘記的珍世礦藏。
Lesedi La Rona
1109Ct Type IIa 圖源:格拉芙
2015年秋天,Lucara鉆石公司在博茨瓦納鉆石礦發現了一顆1109克拉的白鉆原石,在當時時是僅次于著名的卡利南鉆石(非洲之星)的存在,有超過1.1億人報名征名活動,最終這顆白鉆原石被命名為「Lesedi La Rona」 ,在茨瓦納語中意為「我們的光芒」。
2017年9月25日,Graff成功拍得「Lesedi La Rona」,成交價為53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52億元)。最終,這枚原石被切割為60余枚令人驚艷的美鉆,其中最大的一顆重達302.37克拉。迄今為止,它依然保持著美國寶石學院 (GIA) 鑒定史上最巨型的頂級色澤和凈度鉆石的世界紀錄,同時也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正方形祖母綠切割美鉆。
「The Graff Lesedi La Rona」 圖源:Graff
Boitumelo
62.7Ct IIa Fancy Pink 圖源:Lucara Diamond?
同樣出自Karowe礦區的「Boitumelo」是一枚重達62.7克拉的IIa型粉鉆原石。這不僅是博茨瓦納發現的最大粉色鉆石,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粉色鉆石之一。「Boitumelo」在茨瓦納語中意為“Joy(歡樂)”。與這枚粉鉆被同時發現的還有三顆粉鉆,重量分別為22.21克拉、11.17克拉和5.05克拉,足證博茨瓦納天然鉆石礦藏的巨大潛力。
Sethunya
549Ct Type IIa 圖源:Louis Vuitton
2020年2月在博茨瓦納發現的「Sethunya」鉆石重達549克拉,這枚天然鉆石同年被法國奢侈品牌 Louis Vuitton 購入。「Sethunya」在茨瓦納語中意為「花」,與 Louis Vuitton 的標志性 Monogram 花卉圖案相呼應。
「Sethunya」鉆石與另一枚重達1080克拉的「Eva Star」天然鉆石被同期交易,總計5400萬美元的價格不僅刷新了天然鉆石原石的銷售記錄,更印證了市場對頂級巨鉆的狂熱追求,博茨瓦納的可持續未來,依然可期。
03
天然鉆石行業力量,
造就當地社區可持續發展
博茨瓦納的天然鉆石產業無疑是全球天然鉆石行業標桿性案例,在當地,天然鉆石產業占該國GDP的40%,占其出口的90%,由此衍生出的收益,成為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兒童免費教育的經濟基礎。
圖源:天然鉆石協會
博茨瓦納每年會將50%的國家收入投入教育醫療等基礎行業建設
在博茨瓦納當地,所有與天然鉆石相關的產業都需要與政府簽訂許可協議,協議規定:當地天然鉆石開采所創造收益的80%都需要重新投入到該國經濟中。
因此,在博茨瓦納多個礦區周邊,都有免費小學或中學建設。如家庭中有天然鉆石礦職工,那么其子女在進入大專院校學習時,還可以獲得當地天然鉆石產業的學費資助和補貼。許多當地居民長大后回想從前的環境和生活,會覺得“不可思議”,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巨大改觀,為當地居民造就了幾乎難以想象的美好生活。
為銘記天然鉆石對博茨瓦納經濟和教育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當地一些學校會使用以天然鉆石形象設計的校徽,象征著自然資源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也代表著學校正在努力追求的卓越標準,致力于將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代代相傳。
作為全球鉆石產業的心臟,博茨瓦納的可持續發展規劃還不止于此。比如在發現「Motswedi」的Karowe 礦區,作業員們已經采用更先進的X射線分選技術實現“無損開采”,這不僅意味著技術上的進步帶來了地質奇跡,更為行業可持續發展打造了重要范本。
此外,博茨瓦納響應天然鉆石行業金伯利進程的號召,在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方面有著高度的責任感。當地政府與國際巨頭企業合作,共同推進當地環境治理與生態保護,并通過積極引進和建設天然鉆石溯源體系等方式,增加天然鉆石交易透明度,更進一步實現道德開采與道德交易。
圖源:天然鉆石協會
當你在購買天然鉆石的時候,也在為全球生態保護助益。
在博茨瓦納,居民們認為國家的文化與人性(ubuntu) 息息相關。天然鉆石是當地賴以生存的天生財富,天然鉆石產出所帶來的收益以及依托于天然鉆石產業而創造的社區環境,為居民們能夠享受有質量的成長和生活提 供基礎。與此同時,取之有度的行業管理政策又反哺了天然鉆石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讓閃耀的天然鉆石能夠成為代代相傳的珍寶,見證和記錄地球生態的生生不息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