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朗普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企圖重振“美國優先”時,殊不知自己早已闖下大禍。
這不,三個壞消息接踵而至。
致使美國政界似乎即將臨來巨變,美國部長恐有遭免職的風險。
就連美國國內代表,都開始反對特朗普并為中國發聲。
那么這三個壞消息究竟是什么?美國國內又發生了什么?
?——【·“關閉教育部”引眾怒·】——?
3月20日,特朗普在未經過國會討論的情況下,突然大手一揮,簽署命令,要求教育部長在最短時間內,"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推動教育部的關閉。
把運營了四十余年的聯邦機構大樓給清空,還妄圖將教育管理權一股腦下放給各州。
這一場粗暴的政策 “大轉向”,直接把聯邦教育體系的“毛細血管”給切斷了。
每年高達 130 億美元的特殊教育補貼、貧困生營養午餐計劃、少數族裔獎學金等關乎民生的項目,瞬間面臨斷供。
紐約州總檢察長利蒂希婭?詹姆斯強烈發聲,稱特朗普政府趕走教育部一半工作人員的做法“令人憤慨”,是 “魯莽且非法” 的行徑。
她指出,這一行為將嚴重傷害紐約州及全國學生,尤其是那些依賴聯邦資金的低收入學生和殘疾學生群體。
教育資源本就分配不均的當下,此做法無疑是雪上加霜,置眾多寒門學子的未來于不顧。
3月24日,代表全美教師權益的工會組織,攜手歷史悠久的民權機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毅然決然地將特朗普告上聯邦法庭。
要知道,這已經是本屆美國政府執政以來面臨的第 151 起國內訴訟,可見特朗普政府行事風格有多招人嫌。
法律界的質疑聲浪更是如洶涌潮水,一波接著一波。根據《行政程序法》白紙黑字的明確規定,任何聯邦機構的重大調整,都必須經過國會立法程序。
可白宮倒好,試圖用一紙行政令就把整個教育部給抹去,這種權力越界行為,在憲法學者眼中,無疑是對美國引以為傲的三權分立原則的公開踐踏。
面對如雪片般飛來的法院傳票,白宮新聞秘書居然還搬出“總統豁免權”,妄圖抵擋洶洶民意和法律的制裁。
民主黨議員們正在國會山挑燈夜戰,連夜起草《教育緊急狀態法案》,準備用立法這個強有力的武器,與特朗普展開正面交鋒。
就在司法角力白熱化之際,白宮內部又爆出新的政治危機。
?——【·“群聊泄密門”成笑話·】——?
就在全美目光聚焦于教育部存廢之爭的司法混戰時,白宮內部卻發生了一場更具毀滅性的政治災難——18名核心內閣成員,竟將美聯社記者意外拉入最高機密群聊。
《大西洋月刊》主編杰戈德堡,原本平靜的手機突然瘋狂涌入大量標著 “最高機密” 字樣的對話記錄。
其中內容,不僅毫無保留地泄露了美軍在也門的特種作戰部署,一句“必須讓歐洲為此提供經濟回報”,更無情地揭穿了白宮對歐洲盟友丑陋的算計。
更讓國會山那群政客們怒發沖冠的是,這些涉及戰爭與和平這樣關乎國家生死存亡的重大決策,竟然全部通過非官方的秘密渠道運作。
這種完全把法律規定的監督程序當作空氣的惡劣行徑,無疑觸碰了美國憲政秩序那條不可逾越的紅色警戒線。
嗅覺如同獵犬一般敏銳的民主黨人,哪能放過這么好的機會,立刻發起了全面總攻。
希拉里?克林頓在事件發酵短短 24 小時內,尖銳地指出特朗普團隊簡直把國家安全當作一場博眼球的真人秀道具。
這番指控直直刺中了共和黨溫和派長期以來深埋心底的隱憂。
隨著參議院特別調查程序迅速啟動,防長海格塞斯的政治生涯命運未卜。而特朗普政府在這場危機公關中的表現,堪稱拙劣至極。
3 月 25 日,特朗普政府官員在接受參議院質詢時,用 “設備故障” 這種蹩腳理由來搪塞公眾。他甚至安撫下屬說不用道歉,自己也不打算解雇他。
他還諷刺被拉進群聊的《大西洋》月刊和戈德伯格是一個“卑鄙小人”。這般護短操作,不僅沒能平息這場風波,反而進一步激化了黨內矛盾。
就連共和黨參議院領袖圖恩,為了不被這場政治風暴拖入泥潭,也不得不裝模作樣地擺出徹查姿態。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存錯號碼”的荒唐辯解,在資深情報官眼中是對專業的褻瀆。
這種如同兒戲般的危機處理方式,正以驚人的速度消耗著特朗普本就所剩無幾的政治信用。
而此刻,白宮還在疲于應付這場自釀的泄密風暴時,其精心構建的對華強硬戰線后院,已然猝不及防地著火了。
?——【·航運政策反噬自身·】——?
特朗普政府對中國船舶征收高額停靠費的政策,正在美國實體經濟界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反噬風暴。
3月25日的貿易聽證會上,全美最大海運公司海岸海運的CEO當場情緒失控,用一組震撼數字揭開了這場自毀式貿易戰的荒唐本質。
該公司 24 艘遠洋貨輪里,竟有 16 艘來自中國制造。而按照每次停靠 300 萬美元的新規計算,公司年虧損將暴增 4.8 億美元。
憤怒至極的他,當場拍案怒吼:“你們在摧毀美國航運業!”
從密西西比河沿岸靠農產品出口為生的底層糧商,到得克薩斯州掌控能源命脈的巨頭,反對的聲浪正席卷整個美國。
農業運輸聯盟的統計數據觸目驚心:美國 90% 的農產品出口,其生命線全系于海運。可現實卻是,當前美國本土造船業,連一艘符合國際標準的商用貨輪都造不出來。
伊利諾伊州農業合作社的測算結果顯示,每噸玉米出口利潤因新規銳減 37%。這一數字,足以讓整個中西部農業帶陷入連鎖破產的惡性循環,無數農民將傾家蕩產。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心心念念視為“美國制造”復興希望的國內造船業,其船塢早就被海軍訂單擠得滿滿當當,民用船舶的建造檔期居然排到了下一個十年。
面對滿座企業代表那血淚交織的聲聲控訴,貿易代表辦公室的官員卻用“轉型陣痛”來打發眾人。這種脫離實際的回應,讓聽證會現場一片沸騰。
專業海運分析師一針見血地指出,即便美國船廠此刻開足馬力瘋狂擴建,至少也得八年時間才能填補現有運力缺口。
這個殘酷的時間差意味著,在首艘 “美國制造” 貨輪下水之前,美國海運業就早已被高昂的制裁成本拖入海底,萬劫不復。
如今,特朗普已然站在民意反噬的懸崖邊緣,從五大湖區辛勤勞作的農場主,到華爾街精明算計的航運巨頭,他面臨的麻煩當真不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