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毅/文 1
十九世紀,查爾斯?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時,恐怕未曾料到,他的思想會在兩個世紀后為資本市場帶來深刻的隱喻。在《我從達爾文那里學到的投資知識》一書中,作者以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為視角,重新解構了投資的底層邏輯。這不僅是一部探究市場本質、剖析人性弱點的著作,更是為投資者指明長期生存之道的哲學佳作。
《我從達爾文那里學到的投資知識》
[印] 普拉克·普拉薩德 | 著
彭相珍 | 譯
中譯出版社
2025年2月
本書作者普拉克?普拉薩德,是一位行事相對低調的價值投資者。他創立的 Nalanda Capital(那爛陀資本)憑借長期出色的業績受到廣泛關注。他的投資理念深受巴菲特、芒格等價值投資大師的熏陶,同時融入了對企業文化和長期主義的獨到見解。書中,他巧妙地將自然界的豐富實例與投資決策中的精彩故事交織,深入淺出地闡釋投資的真諦。
隨著現代金融市場的持續演進,投資者面臨的投資環境愈發復雜。一方面,傳統價值投資方法在某些場景下似乎遭遇瓶頸,尤其是在面對新興行業和快速變化的市場格局時,其局限性逐漸凸顯。另一方面,主動型基金在市場中也陷入困境。投資者在追求高收益的過程中,往往要承受高風險,難以尋覓到一種能長期穩定獲利的投資模式。因此,探索行之有效的投資理念,成為眾多投資者和投資專家不斷追尋的目標。普拉薩德在書中從達爾文理論中提煉出三個核心原則,并賦予其在投資領域的實踐意義,為投資界注入了新的思想活力。
第一個核心原則是規避重大風險,堅持生存優于短期收益。自然界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生態系統,生命的演化歷程充滿了挑戰與變數。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高達99%的物種因無法適應環境變化而滅絕。這一殘酷的自然現象反映到投資領域,便產生了“風險容忍度悖論”。在現實投資市場中,許多投資者常被高收益誘惑,盲目追求高回報率,卻忽視了背后的高風險敞口。就像自然界中的物種為保護基因庫,會謹慎避開充滿未知危險的環境一樣,真正的長期投資贏家應將本金安全置于首位,不能被短期高收益迷惑而承擔過高風險。
第二個原則是要以合理價格買入高質量企業,實現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狐貍馴化實驗是一項極具啟發性的研究,實驗人員發現,將野狐馴化為溫順的寵物需歷經20代的基因篩選,這一過程漫長且復雜,涉及狐貍基因的逐步改變以及對人類環境的適應。普拉薩德強調,企業的“可進化性”比當前估值更為關鍵。他用“遺傳穩定性”“環境適應力”“繁殖效率”這三個生物學隱喻來定義“高質量”企業,這為投資者理解和篩選有潛力的企業提供了新的思路。
這一觀點顛覆了傳統“低估值至上”的價值投資理念。傳統價值投資往往過于關注企業當下估值,認為低價買入企業股票就能獲得高回報。但普拉薩德認為,投資者應更看重企業的“可進化性”,為那些具備顯著進化優勢的企業支付適度溢價,因為這類企業在未來更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實現長期價值增長。
第三個原則是提倡極致的“懶惰”。自然界中蜜蜂的覓食行為蘊含著深刻的生存智慧。研究發現,蜜蜂覓食時并非盲目擴大搜索范圍,而是專注于持續占有優質資源,這種高效的能量獲取方式使其能在復雜的自然環境中穩定生存和繁衍。普拉薩德將蜜蜂的覓食行為類比到投資領域,對“懶惰”給出全新定義——拒絕頻繁操作的紀律性。在投資中,很多投資者熱衷于頻繁買賣股票,試圖通過捕捉每一個短期市場波動獲利。然而,頻繁操作不僅會產生諸如手續費、印花稅等較高的交易摩擦成本,還容易受投資者自身情緒影響,導致因過度自信而出現決策偏差。投資者應像美國蟬等待17年才破土而出一樣,耐心等待突發的極端情況,如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時,大量買入因市場非理性拋售而價格暫時低估的優質公司。
2
書中提出的投資策略頗具創新性。在風險規避方面,明確指出要避開多種存在風險的公司類型。管理層品行不端、欺詐成性的公司,道德風險極高,一旦問題暴露,投資者往往血本無歸;底部反轉型公司看似有反轉潛力,實則不確定性極大,難以精準把握;高負債類公司,沉重的債務負擔可能成為壓垮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對收購合并交易上癮的公司,頻繁并購可能只是為滿足管理層的擴張欲望,并非真正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新興初期階段的行業產業公司,由于行業發展尚不成熟,面臨諸多未知風險;控股股東和中小股東利益不一致的公司,內部利益沖突會影響公司決策和運營,損害中小股東利益。同時,強調減少I類錯誤,即避免將糟糕的投資誤判為優質投資而導致本金損失,這是投資成功的關鍵,如同生物在進化過程中要避免致命錯誤一樣。
不過,這本書的投資理念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實際應用中,確定企業真實的 ROCE(已動用資本回報率)并非易事。企業財務報表可能存在粉飾的情況,而且不同行業的ROCE 計算方法和合理范圍各不相同,這要求投資者具備深厚的財務知識和豐富的行業經驗,才能做出準確判斷。此外,雖然研究企業長期歷史業績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但過去的業績并不能完全代表未來。市場環境變化迅速,新興技術和商業模式不斷涌現,曾經的優質企業可能因無法適應變化而走向衰落。
盡管存在這些不足,這本書對投資者仍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投資并非科學與藝術的簡單折中,而是對人類認知局限性的系統性防范。它從演化生物學的宏觀視角出發,將價值投資從單純的“財務分析術”提升到“生存哲學”的高度。盡管部分觀點還需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但其跨學科的思維模式足以啟發投資者突破傳統框架的束縛。對于那些厭倦了技術分析和短期博弈的理性投資者而言,本書提供了一條“慢即是快”的投資路徑,值得深入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