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本月在中國社交媒體短暫流傳的一則短視頻,顯示有數巨大的特種駁船(LPU)停泊在廣東湛江一處海灘。它們通過橋梁相連接,形成長達800米的臨時碼頭。
有網友對短視頻進行地理定位,確認這些駁船所處的地點,是位于廣東省湛江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總部附近。
中國近期研發的大型駁船等海上裝備,引發了戰區、防務新聞、海軍新聞等軍事網站的關注,有防務觀察人士撰文稱,這些自帶上百米棧橋和強力切割器的大型駁船,既能切斷深海底部的電纜,也能快速搭建登陸的海上碼頭,讓裝備和人員快速登島。
駁船上配備有雙駕駛艙、雷達和煙囪,看起來有自航性能和探測能力,在奪取制空與制海權后,可作為可移動的碼頭,通過棧橋讓坦克、步戰車、自行火炮和全副武裝的作戰人員。
繞開對手在海灘上布置的水雷、地雷、鹿砦、鋼刺猬、鐵絲網等各種抗登陸行動的障礙物直接上岸,實現真正字面意義上的參戰裝備和人員“腳不沾水”的登陸行動。
由于這種特種駁船的船尾,可以和其他船只相對接,架橋駁船在自身運載的裝備、物資和兵力輸出完畢以后,還可以充當中轉站和臨時碼頭,讓其他船只上的裝備、物資和人員源源不斷地上岸。
如此這般一來,島內守軍苦心經營多年的抗登陸措施,在戰時的抗登陸效果就將大打折扣。之前被臺防務部門認為是不適合登陸的地形,比如臺島東部懸崖峭壁的地方,就必須得重新審視,防御方的壓力將極大提高。
另據島內媒體披露的消息,臺防務部門稱不久前亮相的大陸400米超長特種登陸駁船,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水”后,在演習中終于亮出了真本事,足夠跨越密布水下障礙物的淺水區域,搭建起直連滾裝輪和岸灘縱深約百米的“安全走廊”。
綜合船舶信號和開源的商業衛星圖像研判,僅一個乘組的大型特種駁船就能同時靠泊5艘滾裝渡輪。按照大陸現有平均3萬噸級滾裝船計算的話,意味著解放軍能在一個波次內,就擁有投送15萬噸載重的機動平臺、作戰物資和參戰人員上島。
臺防務部門評估認為,自大陸打造的大型特種駁船隊出現,并投入實際使用和演練以后,解決臺海問題的“最關鍵一環”,即軍隊裝備和人員的跨海登島的難題,就將最終消失。
在原本臺防務部門對于大陸登島能力的評估中,早就認為解放軍一個波次的行動,頂多能輸送一兩萬人的陸戰隊以及全副重裝備上島。如此,則臺軍則能保持“約10倍的反登陸兵力優勢”。
現在,隨著大陸打造自帶上百米以上棧橋的大型特種駁船,戰時能構筑起臨時碼頭,靠岸以后能將作戰裝備、物資和人員,直接從臺島東部的上岸,讓島內守軍的防御面積大幅度增加。
現在,解放軍實施兩個波次的登島,就能將30萬噸載重量的坦克、火炮等作戰平臺和參戰兵力登島。守軍原來的10倍優勢兵力,直線下降到不足2倍。
在解放軍掌控了制空權和制海權的背景下,島內守軍的抗登陸的所謂“優勢兵力”,事實上就將蕩然無存,讓臺防務部門和行政當局高層憂心忡忡,開始擔憂解放軍突然就發起統一行動,島內頑固分子的“臺獨”春秋大夢就將碎成一地雞毛。
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加速現代化建設,包括測試如高超音速導彈、無人戰車、無人攻擊艇以及與智能指揮系統等,據美軍方情報機構評估,在2027年建軍百年之際,解放軍很有可能啟動國家統一大業的行動。
不管此消息是否未卜先知,解放軍是否在2027年有大的軍事行動,島內的“臺獨”分子,聞此消息以后,就有些惶惶不可終日,感覺距離他們的末日已經不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