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本月初,我國和烏克蘭簽署了關于擴大農業合作的有關議定書。下一步,圍繞農產品的貿易,我國將擴大從烏克蘭進口豌豆以及野生水產品的規模。
就在這份議定書簽署之際,美國一改過去對烏克蘭的態度,轉過頭來卻對俄羅斯拋出曖昧的眼神。這種一百八十度的立場轉變,讓外界徹底摸不著頭腦。
用美國人的話來形容,特朗普執政的50天內,華盛頓變成了“毀滅的現場”。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網上出現了一種觀點,中國對烏克蘭的態度正在發生微妙的改變。
這種觀點的深層次意思是什么呢?我國的態度在俄烏沖突問題上是不是真的發生改變了呢?要回答這兩個問題,就繞不開美國態度的突然反轉和反復橫跳。
中烏兩國的經貿往來一直正常
很多網友既看新聞,但是又不詳細關注新聞,簡單來說就是很多人看新聞只是看了一半兒,或者只是一知半解。
俄烏沖突以后,不管是西方國家還是國內的一部分人,總以為我國在刻意偏袒俄羅斯,又或者說在故意疏遠烏克蘭。
正是因為這種潛意識,所以當出現我國與烏克蘭農業合作的相關新聞后,一些網友才表現出很驚奇的特點,這種驚奇實際上是不符合事實的。
因為過去3年的時間,我國和烏克蘭的經貿往來并沒有減少或者說中斷。俄烏沖突之前,我國就超過俄羅斯,成為了烏克蘭第一大貿易伙伴。
從2022年開始,雖然戰爭一度影響到了烏克蘭的對外經貿,但是我國和烏克蘭的雙邊貿易還在持續發展。
我國主要從烏克蘭進口各種原料和農產品,然后再向烏克蘭出口各種工業制成品,比如像智能手機,我國手機品牌的份額在烏克蘭已經遠遠超過三星和蘋果。
至少有3個手機品牌市場占比已經達到了一多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加大從烏克蘭進口農產品,并沒有更多的含義。
但是,為什么很多人會認為其中存在特別的含義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人的態度發生了逆轉。
和平進程不能只有美俄說了算
剛剛過去的兩會上,我國駐歐洲事務特別代表盧沙野表示,烏克蘭的和平進程,也就是俄烏的停火談判等一系列問題,不能只有美國和俄羅斯說了算。
盧大使的這番話,此前是對著幾個外國媒體說的。因此,當媒體報道后,不少人對他的話又進行了過度的解讀。
之所以說是過度,是因為有些觀點又把這種表態,看作是中國在俄烏沖突立場和態度上的變化。可實際上,我國的態度自始至終都沒有發生變化,真正發生改變的是美國。
盧大使在接受采訪時也明確說明,正因為美國尤其是特朗普的蠻橫霸道,所以才使得他的表態,看起來像是站在烏克蘭乃至歐洲的立場上,而實際上這種轉變讓人感到心寒。
也可以這么說,中國3年以來一直秉持著不偏不倚的公正態度,由于此前在博弈的天平上,美國和烏克蘭以及歐洲的態度一致,俄羅斯被相對孤立。
從西方的角度看,由于中國還在和俄羅斯保持著正常經貿往來,因此西方人就一再說我國偏袒著俄羅斯。
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徹底逆轉,特朗普突然跑到普京那一邊去了,博弈的天平猛烈的傾斜到了俄羅斯一方,歐洲和烏克蘭這邊突然顯得有些形單影只。
這時候中國正好又說了幾句公道話,外界看起來,尤其是西方人看起來,他們會覺得中國是不是偏向于歐洲了?
外媒在采訪盧大使的時候,還真的就相關情況直截了當的問過,現在是不是發展中歐關系的一個契機?
盧大使則明確否認了這種猜測。他強調,中國不會乘人之危,也不會去挑撥他國之間的關系。
尤其是在俄烏沖突的問題上,美國人的態度逆轉才是導致博弈失去平衡的真正根由。換句話說,中國的態度一直沒有變,只是其他各方的態度在變。
這種情況下,如果過度解讀盧大使說的話,實際上就是曲解了他的意思,進一步也會曲解我國的對外交往政策。
不過話又說回來,曲解的背后恰恰說明美國態度逆轉的破壞性很大。
特朗普帶給世界的震撼
3年來,我們一再說,在俄烏沖突的問題上,美國是主要的拱火者,因為戰爭的加劇都建立在美國大量援助的基礎之上。
隨著特朗普態度的突然變化,跟隨美國的歐洲立場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歐洲人難以想象特朗普會幫著普京說話,而這恰恰是西方人一貫的姿態。
不管是現在的特朗普,還是此前的拜登,在包括俄烏沖突的所有國際問題上,美國人總是先入為主的,帶著偏見去站隊。
之所以說是帶著偏見,是因為俄烏沖突剛剛發生的時候,美國明明有能力調停兩國結束戰爭,但美國偏偏沒有這么做,反倒是火上澆油,讓問題越來越大。
等到戰火燃燒了3年,特朗普的態度又突然改變了,繞開烏克蘭、歐洲乃至中國,直接和俄羅斯坐到了一起,說是要解決接下來的和談問題。
特朗普的態度極其不負責任,原因就在于戰爭已經進行了3年,包括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在內,歐洲其他地區也深度介入。
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和談解決停戰問題,當事方都應該參加。可特朗普卻把烏克蘭與歐盟晾在一邊自行和俄羅斯進行了商討。這樣的態度難道不是霸道嗎?
所以說到底,美國人不管是鼓動戰爭還是鼓吹停火,本身立場的轉變都是圍繞自己的利益來展開的,從來不考慮也不顧忌當事方的真切需求和態度是什么。
這就是特朗普上任以來帶給世界的強烈震撼。從西方的角度看,特朗普的做法意味著美國破壞了和盟友之間的信任關系。
從世界的角度看,特朗普的做法也不是太過于稀奇。因為從本質上來說,特朗普既然宣布要結束戰爭,而且又能從其他角度得到烏克蘭的礦產資源等利益,他也就沒有必要繼續在戰爭上拱火了。
可是,對整個世界來說,美國就是在反復橫跳,其反復橫跳的背后,建立在無數平民百姓的死傷之上。
目前的態勢是,西方人破防了,歐洲感到了博弈天平的傾斜。所以從各種角度來看,持有中立公正立場的中國,在他們眼里就顯得很另類。
西方認為這是毀滅的開始
從西方的角度看,先不討論要不要讓烏克蘭加入北約或者歐盟。俄羅斯率先發動戰爭,并且侵占了烏克蘭的領土,這必須明確反擊。
3年來,民主黨主導的美國政府采取的正是反擊策略,由美國人做主導,歐盟做跟班,對烏克蘭進行了大量的軍事援助。
現在的情況則完全改變,特朗普說,烏克蘭丟失的領土要不回來。美國的其他官員也一再隨聲附和特朗普的這個觀點。
正因為態度的逆轉,難以適應的西方人,尤其是歐盟才破防了。一些觀察人士表示,特朗普的這種舉動破壞了美歐之間的默契與信任,哪怕是在未來,雙邊關系也不太可能修補好。
除此之外,從西方的角度去看,如果美國真的強迫烏克蘭和俄羅斯停火,而且烏克蘭失去的領土要不回來,接下來將會徹底刺激普京的胃口。
出于對俄羅斯的恐懼,歐盟認為俄羅斯一旦獲取最大的利益后,接下來還會繼續向西擴張勢力范圍。也因此,特朗普現在推動的和平談判與停火,僅僅是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矛盾的間歇。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美國多年來主導的美式優先的霸權政策,正在被特朗普一點點解構后砸毀。
甚至一些美國的觀察人士表示,特朗普不喜歡現在的國際規則,他喜歡的是19世紀歐洲列強在世界上瓜分勢力范圍的時代。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特朗普喜歡和普京眉來眼去的緣故,因為在特朗普的觀念中,普京和他背后的俄羅斯代表的是世界上一大列強。
至于歐盟,在特朗普看來,未來也應該獨立的成為一個列強,所以特朗普才反復的將歐盟描述為只會吸血的水蛭。
說到底,特朗普希望歐盟不要再吸美國的血。如果歐盟想做未來世界的列強,可以適當的獨立自主,如果歐盟想偏安一隅,那就應該承諾向美國繳納更多的保護費。
在這種局面下,西方怎么會不認為這是毀滅的開始呢?因為幾十年來,通用的國際規則就要不復存在了。
結語:接下來會怎么樣?
目前,在特朗普的軟硬兼施下,烏克蘭的態度已經發生改變,愿意和美國乃至俄羅斯坐到談判桌前談一談。
因為澤連斯基已經意識到,過去美國一邊倒支持自己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自己沒有和美國乃至俄羅斯兩大列強同時對峙的底氣。
所以接下來談肯定是要繼續談的,但是美國會一再重復特朗普的觀點,那就是烏克蘭失去的領土要不回來。
歐盟會不會武裝起來,會不會像馬克龍所說的那樣獨立的進行核防御,這些都還是未知數。至于中國人,永遠就站在那里,態度自始至終沒有發生過改變。
整個世界都在站隊,以至于很多國家早就忘記了立場究竟是什么,尤其是美國又突然轉變態度,破壞規則,這怎么會不讓人感到好笑呢?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