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寧區空港小學
傳承指尖技藝
點亮童年匠心
皮草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
3月27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皮草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在南京市江寧區空港小學熱烈展開,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沉浸式的非遺文化體驗之旅。此次活動旨在傳承和弘揚皮草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在校園里播撒下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種子,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保護意識。
工藝解密,文化感知
活動伊始,南京市江寧區皮草“串刀”工藝非遺傳承人陳權和張曉建為師生們講述皮草工藝背后的動人故事,并展示了皮草“串刀”的使用技藝。在現場演示 “串刀工藝” 時,傳承人精湛的切割技巧令人驚嘆,“一刀不斷皮” 的絕技揭秘更是將活動推向高潮。
皮草工藝作為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價值的非遺項目,早在 600 多年前,明太祖朱元璋一聲號令 “集天下工匠于京師”,召集了上百號具有精湛技術的匠師于江寧,讓祿口成為江南皮毛文化的重要發展地。2016 年,其獨特的 “串刀” 制作技藝更是被列入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如今,祿口皮草已成為中國毛皮行業的閃亮名片。江寧區空港小學憑借地處祿口、毗鄰皮草小鎮的地理優勢,積極開展此次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
隨后,兩名學生代表化身宣講員,向參加活動的師生聲情并茂地講解皮草歷史文化內涵,讓在場的師生們對皮草技藝有了更深切、全面的認識。
匠心體驗,手作工坊
學生們和參加教研的老師一起,利用染色皮草和安全配件,在傳承人的幫助下,興致勃勃地制作發箍、發夾、發繩、耳環、胸針等配飾。學校布置的 “靈感墻” 張貼著學生畫出的皮草配飾設計參考圖,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設計獨特圖案。
此次活動不僅讓學生們了解了皮草非遺文化的歷史淵源、工藝特點,更通過動手制作,提升了他們的協調能力、創造力與團隊合作意識。未來學校將繼續開展此類非遺文化活動,讓更多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學習匠人精神,傳承和弘揚優秀非遺文化。
視頻制作:《名校名家行》欄目組
圖文制作:江蘇新魅力校園融媒體中心
采編:陳婉茹 丁飛揚
編委會:周潔 袁靖涵 舍春 桑迪
欄目主編:周潔
聯合出品:
南京報業集團江豚新聞融媒體中心
南京電視臺牛咔視頻《新魅力校園》欄目組
江蘇教育頻道《名校名家行》欄目組
本平臺及網站發布內容,由江蘇新魅力校園融媒體中心原創或者甲方授權,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如若發現我們的內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請權利人聯系我們洽談授權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