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中美關系一直都是各大軍事專家熱議的話題,目前表面上是維持著和平的,但內里的風波可沒有斷過,美國針對我國的布局可不少。
如果雙方開戰,我國極有可能會被包圍,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美國就整了個“新月包圍計劃”,在韓國、日本、關島、菲律賓、南越,還有臺灣地區部署了力量,如今這個布局雖然有所松動,但總體情況并未改善,主要是美國在各地的軍事基地過多。
從前能夠和美國一較高下的只有蘇聯,所以很多人熱愛研究美蘇冷戰的歷史,這一研究發現,如果中美開戰,最危險的反而不是外部的美軍,而是內部美國的意識形態入侵。
眾所周知,蘇聯有過好幾位著名的領導人,列寧,斯大林,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這些曾經出現在教科書上的名字,難以想象他們之中有好幾位都受到過美國意識形態的影響,進而讓蘇聯解體破裂,美國實現獨霸。
1924年列寧逝世的第二天,這位功勞最大的領導人去世了,美國就像是看見了希望,決定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的思想入侵,打算讓蘇聯神不知鬼不覺從內部腐爛。
意識形態在執政黨的治國理政中占有重要地位,作用往往也非凡,20世紀80年代時,蘇聯最高領導層在政治領域忽略了意識形態領域的治理,給了美國這個機會,,給蘇聯政治領域實施了意識形態滲透戰略,最終加速了蘇聯解體的進程。
那么美國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是電影方面,當時的好萊塢制片廠為了響應美國的戰略,拍攝了卓別林的《淘金記》,這部作品在蘇聯播出后引發了一陣觀影狂潮,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中彰顯的精神是個人奮斗精神,這顯然與蘇聯的集體主義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對抗。
最初的時候,斯大林還是比較有警惕之心的,對大熒幕上美國的電影進行了警告,認為銀幕上的每個美國牛仔都是意識形態的第五縱隊。但是局面并不是斯大林一個人能控制的,當民眾對一種文化癡迷的時候,領導人的反制反而會讓底層民眾反感。
尤其當時蘇聯的政策是對外開放,你都開放了,我看個電影怎么了?難道因為我看個電影你就要槍斃我嗎?
所以,當時美國的電影一部接一部地進來,哪怕市面上不能放映,但是市場決定了商人的利益 商人要賺錢啊,于是這一時期誕生了黑市播放美國電影,比如賣的紅火的《星球大戰》。
當時美國的搖滾樂隊開展巡演,一路演到了莫斯科,蘇聯的年輕人們開始追崇穿牛仔褲、聽磁帶,1987年,美國之音電臺更是加強了蘇聯方面的廣播,廣播里不斷宣傳民主和自由,這一時期,領導人根本沒辦法解決。
為什么?因為自身難保,國情不允許。20世紀70年代時蘇聯確實是有過一段時間的繁榮,但是這之后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出現這種結果跟蘇聯的政治模式脫不了關系,因為他們重視發展重工業,這種高度集中和優先發展重工業、軍工業的蘇聯模式弊端太過明顯,使得蘇聯內部腐敗叢生,上層聽不到下面的聲音,高層吃著權利的紅利,行賄、犯錯等事情此起彼伏。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一時期蘇聯換了好幾個領導人,最高層領導人的幾次更換,讓每一次的政策無法得到切實施行,久而久之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民眾們便更容易受到美國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文化的影響和沖擊。
后來冷戰高峰期,中情局“知更鳥計劃”出手了,知更鳥計劃是冷戰時期的一個情報機構發起的輿論操控項目,目的是在通過信息滲透服務于美國戰略。
知更鳥計劃戰略利益資助的《1984》動畫版在蘇聯傳播,當中將反烏托邦敘事與蘇聯現實聯合,在蘇聯造船廠循環播放,深刻影響蘇聯工人。
更重要的是臨近蘇聯解體前夕,美國的電視連續劇《圣巴巴拉》在列寧格勒的收視率居然還能高達67%,這只是一部肥皂劇,里面夸張的消費主義場景和此時蘇聯商店的空貨架形成明顯對比。
當然,這些都只是底層民眾受到的影響,難以想象,當時蘇聯的領導人也受到了影響,其中以戈爾巴喬夫最為嚴重。
當時戈爾巴喬夫上任后首先在政治領域進行改革, 提出了“民主化”“多元化”“公開性”, 這些政策直接給美國文化入侵敞開了大門,戈爾巴喬夫本人崇拜資本主義, 一邊和美國對抗一邊認為美國的資本主義好,上任后他裁撤了意識形態管理部門具有真正共產主義信仰的人, 把自己的親信安排到了意識形態部門。
不僅如此,戈爾巴喬夫還下令停止對外國電臺信號的干擾, 這才是導致美國那些廣播節目能夠進入蘇聯的根本原因,不難看出,無形當中,戈爾巴喬夫已經受到了美國思想的影響,種種因素加持下,最終蘇聯解體。
后來俄羅斯意識到這個問題,構建主權互聯網,嚴格控制美國文化入侵,一點一滴改變長期受影響的意識形態,因此,單看蘇聯和美國這個例子,就能看出意識形態的重要性。
如果中美開戰,我國內部其實有一定危機,因為國內有絕大部分人都崇拜美國電影中的個人英雄,比如蜘蛛俠,個人英雄主義和我國傳統的團結集體相悖,不過好在我國對意識形態領域非常看重,國內的主流愛國題材作品也很多,例如《長津湖》、《戰狼》等戰爭片,時刻提醒著中國人不忘歷史。
不過我國還是要小心為上,畢竟蘇聯的例子就擺在眼前。
參考資料:
北京教育學報楊戲戲《該如何汲取蘇聯防范美國意識形態滲透失敗最終導致解體的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