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紅醫生:糖尿病人吃豬油好嗎?這3種油再香也別碰!
廣州三甲醫院糖尿病科楊小紅,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 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現定期在廣州宏韻中醫門診部坐診。
一、驚!玉米升糖速度竟超米飯?
"明明吃的是粗糧,血糖卻比吃米飯還高!"最近一位糖友的反饋讓營養師們揪心。問題就出在玉米品種選擇錯誤!
原來,市面上的玉米暗藏"升糖玄機":? 老玉米 vs 嫩玉米? 甜玉米 vs 糯玉米? 加工玉米 vs 原始玉米粒不同品種的升糖指數(GI)相差高達30%!
二、玉米分類圖鑒:這樣選血糖才穩1. 按成熟度分,老玉米升糖指數更低
原理:嫩玉米含更多可溶性糖(葡萄糖、蔗糖),升糖速度快;而成熟后轉化為抗性淀粉和膳食纖維,升糖速度下降50%
2. 按品種分,糯玉米升糖指數高,慎選。
關鍵差異:糯玉米含有的支鏈淀粉像"快速通道",30分鐘即可被消化;甜玉米的直鏈淀粉則需2小時緩慢釋放
三、糖尿病人吃玉米3大黃金法則
1 整根吃好過掰粒吃,千萬不要打糊吃。玉米胚芽含84%脂肪+83%礦物質,啃干凈營養翻倍,玉米糝比玉米面升糖慢15%(顆粒越大越好)
2 搭配公式
玉米+雞胸肉+西蘭花(蛋白質+纖維組合) 玉米碴粥+豆腐+木耳(延緩升糖黃金搭檔)
3 烹飪禁忌
熬煮超過40分鐘(淀粉糊化升糖快)? 搭配白粥/油條(血糖火箭式飆升)? 打成玉米糊(GI值飆升200%)
四、這些"偽粗糧"正在摧毀血糖
偽裝者1號:全麥面包(實際小麥粉占比90%+) 偽裝者2號:即食玉米片(添加糖油熱量炸彈) 偽裝者3號:大黃米粥(支鏈淀粉含量高達85%)
選購技巧:配料表第一位必須是"全麥粉/糙米/燕麥",添加劑超過3種直接pass!
五、控糖食譜推薦
早餐:蒸甜玉米半根(約150g)+ 水煮蛋1個+涼拌菠菜午餐:玉米碴飯(玉米碴:大米=2:1)+ 清蒸魚+蒜蓉油麥菜加餐:無糖酸奶+玉米粒堅果沙拉
溫馨提醒:
即便是甜玉米,每日攝入量也需控制在200g以內(約2根),食用后2小時務必測血糖!不同品種對血糖影響差異巨大,建議糖友定期檢測并記錄飲食數據。
如果覺得今天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記得點贊、分享,讓更多的糖友了解受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