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顏面部、軀干、四肢皮膚突然浮現一片片邊界清晰的風團狀皮疹,瘙癢難耐,且在2-24小時內悄悄消失——這正是蕁麻疹的典型癥狀。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本質是由于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這個看似簡單的皮膚病,實則病因相當復雜,約75%的患者,尤其是慢性蕁麻疹患者,難以明確病因。
以下是臨床發現蕁麻疹可能的誘因
- 藥物 |如抗生素、解熱鎮痛藥、血清、疫苗、類毒素、中藥等。
- 食物及食物添加劑| 主要是動物蛋白,如魚蝦蟹、牛奶、雞蛋等,少數與食物中的顏料、調味品、防腐劑和食物中的酵母、水楊酸等有關。
- 吸入物 |如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真菌孢子、塵螨、甲醛等。
- 昆蟲叮咬 |蜜蜂、黃蜂等昆蟲叮咬。
- 感染 |包括細菌、病毒、真菌、腸寄生蟲及幽門螺桿菌等。
- 系統性疾病 |風濕熱、系統性紅斑狼瘡、甲狀腺疾病、淋巴瘤、白血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等。
- 其他 |機械刺激、冷熱及日光等物理因素,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和內分泌改變。
風團來去匆匆,瘙癢難耐
蕁麻疹的臨床表現通常很直觀,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風團呈鮮紅、蒼白色或皮膚色,少數病例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可融合成片。風團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后可自行消退(一般不超過24小時),消退后不留痕跡。皮損反復發作,時起時落,以傍晚發作者居多。
如果消化道受累,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癥狀。支氣管及喉頭受累,則出現咽喉發堵、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甚至窒息。部分患兒還可合并手足、眼瞼、甚至整個面部水腫。一般超過6周者稱為慢性蕁麻疹,病程可長達數月,甚至數年。
多管齊下,控制癥狀
【病因治療】進行全面系統檢查,尋找和消除病因,如不能除去則盡量避免各種誘發因素。
【控制癥狀】
· 針對組胺及H1受體的治療
第一代抗組胺藥:如苯海拉明、馬來酸氯苯那敏等,有中樞鎮靜作用。
第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旋西替利嗪等,對組胺H1受體親和力提高,無中樞鎮靜作用或鎮靜作用較低。
對于急性蕁麻疹,去除病因,治療上首選第二代抗組胺藥。如發病急、皮疹廣,有呼吸困難傾向者,立即應用1:1000腎上腺素肌肉注射,然后應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等內服或靜滴。對于慢性患者,一線治療首選第二代抗組胺藥,治療有效后逐漸減少劑量,以最小劑量維持治療。慢性蕁麻疹療程一般不少于1個月,必要時可延長至3-6個月,甚至更長。二線治療是對于一種抗組胺藥物治療無效時,同時給予兩種藥物,可試用H1受體拮抗劑與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聯合應用。三線治療是上述治療無效者,可考慮應用環孢素、奧馬珠單抗、雷公藤多甙片、口服糖皮質激素等。
· 中醫中藥:辨證施治,也有一定的療效。
慢性蕁麻疹除極少數并發呼吸道或其他系統癥狀,多數呈良性經過,具有自限性,治療目的是控制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家長們不必過于擔心,但也要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科學治療。
文字|兒科 肖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