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針對媒體報道的第三方數據平臺曝光“雷軍廣告報價”一事,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通過微博正式回應,明確否認雷軍存在接商業廣告的計劃,并強調相關平臺無權代理商單。
據多家媒體報道,某數據平臺近期統計稱,雷軍近30日抖音漲粉453萬,粉絲總量突破4500萬。同時,該平臺曝光了雷軍的廣告合作報價:1-20秒視頻廣告報價37萬元,21-60秒38萬元,60秒以上42萬元。
該消息此后引發熱議,之后,小米集團公關部總經理王化于3月27日晚間發文澄清,表示對平臺單方面行為“不予置評”,并強調雷軍作為小米創始人,雖樂于為優質國產品牌“打CALL”,但“無計劃接商單”,且該平臺“無權限代接商單”。
事實上,雷軍近年來多次以個人形象為小米產品代言。2021年,他曾擔任小米11代言人,并在直播中透露,市場部最初因其“不夠帥”而拒絕這一提議,后因粉絲呼聲強烈才以“試用一個月”形式落地。
隨著小米汽車上市,雷軍更頻繁現身宣傳,例如在武漢大學櫻花樹下拍攝小米YU7宣傳照,并將社交賬號頭像更換為相關圖片,被網友調侃“省下代言費”。
此次廣告報價風波折射出公眾對企業家跨界商業活動的高度關注。雷軍憑借科技領軍者身份和親民形象,已成為兼具流量與商業價值的“網紅企業家”。盡管小米官方否認商業代言,但數據平臺報價的曝光仍引發品牌方合作意向,甚至“有品牌方朋友向王化求證”。
王化在回應中幽默提及,若雷軍未來涉足商業廣告,“第一個找凡客@陳年”,側面呼應了雷軍與凡客創始人陳年的長期友誼。這一表態既緩和了輿論緊張,也為未來合作留下想象空間。
盡管傳聞被官方否認,但事件再次凸顯雷軍作為企業家的個人號召力。從手機、生態鏈到汽車,雷軍以“創始人代言”模式持續為小米賦能,而如何平衡個人IP與商業邊界,或將成為小米品牌策略的長期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