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鐵棍,砸向了自己的親骨肉……
江蘇某地,一位女老板對著自己30歲的女兒揮舞鐵棍,把女兒打得遍體鱗傷,鄰居看到這架勢,趕忙報警了,等著警察上門來處理。
警察來了,趕緊把母女控制住了,可女兒傷得太重了,警察急忙問母親,為什么這么做,母親的回答卻讓警察都汗顏了:
“我女兒30歲還沒嫁人 , 混得稀撇,不該狠狠打嗎?”
親媽竟然能下得去這個狠手?
這位母親到底因何憤怒?
這件事雖然看著離譜,但其實也不稀奇。中國家庭對婚姻這件事的執念,比很多人對愛情還要忠貞。
大齡未婚女性常常被當成失敗者,她們的生活方式不被認可,她們的價值不被承認,她們的個人選擇要被棒打歸正。
不結婚,人生就是失敗的?
30歲沒結婚,真的混得稀撇嗎?如果是,那這個世界上可太多失敗者了。
看看現實數據,2023年全國結婚率僅為0.54%,2024年結婚登記數據同比下降20.5%,創下近年來的新低。
而單身女性的數量已超過9000萬。越來越多女性選擇獨立生活,甚至主動拒絕婚姻。
可是,社會對未婚女性的寬容度依然很低,甚至對她們的成就視而不見。
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說:“人的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系的煩惱。”
而中國未婚女性的煩惱,很多都來自家庭的期待和社會的眼光。無論她們多么成功,只要沒結婚,就好像缺了一塊。
舉個例子,楊麗萍,舞蹈藝術家,一生奉獻給藝術,事業頂峰,榮譽無數。
可她沒生孩子,就被網友批評“活得失敗”。更別提普通女性了,年薪百萬、事業有成,都比不過一句“你咋還不結婚?”
為什么他們這么害怕“女兒不結婚”?
江蘇這位母親之所以暴打女兒,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女兒不結婚,沒有收到夫家的彩禮,就意味著兒子沒辦法娶媳婦。
中國重男輕女的家庭普遍都是這樣的操作,女兒嫁出去收到的彩禮,基本上都用作給兒子買房娶媳婦的資金了。
所以女兒的婚姻,不僅僅是她自己的事,還是家族的事、面子的事。
哪怕不是重男輕女的家庭,父母也害怕別人指指點點,害怕親戚問:
“你女兒怎么還沒人要?”
但他們忘了,時代已經變了。結婚,從來不應該是人生任務,更不是混得好的唯一標準。
真正混得糟的,不是那些沒結婚的女人,而是那些為了結婚而結婚,最后困在婚姻里的人。
“大齡剩女”是社會的失敗,還是女性的覺醒?
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一直是個矛盾體。小時候讓你好好讀書,長大了卻說“別太強,男人會害怕”。
工作了要拼事業,但一到年紀就催婚,生了孩子還催二胎,仿佛你的一生,都在被別人支配。
但這一代女性,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她們發現,自己掙錢自己花,不比婚姻里委屈求全差。
她們學會了投資、買房、旅行、追求精神自由,而不是把自己的一生綁在一個家庭角色上。
大城市里,越來越多女性選擇不婚不育,選擇結婚的女性年齡也普遍比原來要高。
比如,2024年,上海市結婚人員平均年齡為34.9歲,男性35.8歲,女性34歲。所以這不是什么社會問題,而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母女之戰,其實是新舊觀念的交鋒。
回到新聞中的那位母親,她的憤怒,其實是害怕。
害怕女兒老了沒人照顧,害怕自己死后孤獨無依,害怕女兒成為大眾口中的失敗者。
但她不知道,真正的失敗,是讓一個人活在別人的期待里,甚至被打到順從。
女性從來不欠社會一個婚姻,她們唯一欠的是自己,是活出自己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