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李嘉誠實控的上市公司長和發布公告,提到將出售位于全球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其中包括兩個巴拿馬運河港口,總共涉及227.65億美元,交易做成后長和可以獲得190億美元的現金收入。
消息一出引發軒然大波,眾所周知美國正在和我國打“貿易戰”,除了提高關稅外還能通過加收港口使用費提高物流成本壓制我國相關行業。比如,USTR已經啟動加征中國船只及中國制造商船掛靠美國港口費用的聽證會,之后的靠港費用可能提高至50萬元至150萬美元/航次。
巴拿馬運河在全球航運中處于相當重要的地位,每天有大量商船通過,運河上的港口一旦全部被西方資本控制,以特朗普的尿性說不定會在這上面做文章,給中國商船通行設置障礙,以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優勢。
這就是為什么舉國都在關注這一事件的進展,希望事情能夠迎來轉機。
前段時間,還真有好不錯的消息傳來,有國企積極介入港口經營權商談,香港政府在得知事情的第一時間接洽了香港長和。
原以為長和會在輿論壓力及中國企業積極介入后改變想法,至少不再單獨和貝萊德磋商,沒想到一切努力可能化為泡影。
根據外媒援引消息人士透露,長和依然只是在和貝萊德牽頭的西方財團談判,目前正在敲定合同細節、做背景調查,等到一切準備就緒后就要正式簽合同了,而且最快在4月2日之前,也就是下周將這件事情定下來。
需要注意的是,交易合同和此前公告里提到的原則性協議不同,后者往往不具備法律效力,雙方隨時能夠根據情況變化停止交易,不需要付出什么代價,前者則規定了詳細的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簽了正式合同再違約的話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比如,支付合同價款20%的違約金,以227億美元的交易款計算為45.4億美元。
那么這筆交易需要經過批準嗎?答案是需要的,但不一定和中國以及香港政府有關。
首先,長和的注冊地是開曼群島,不在國內,而李嘉誠的國籍是一個謎團,肯定擁有加拿大等國家的綠卡(永居權),至于是否取得外國國籍不得而知。所以不論從公司注冊地還是實控人個人身份的角度來說,均沒有明確的管轄權。
其次,出售的43個港口全部位于國外,是否觸犯當地反壟斷法由港口所在國的政府判斷,與中國的反壟斷機構無關。這事和當年潘石屹賣SOHO股權被反壟斷機構否了還不同,SOHO旗下的主要資產是位于國內各大城市的商業地產。
順便說一句,長和這次并未將全部港口的經營權都賣了,而是保留了國內港口。這么做的目的可能有兩個,一是國內港口利潤率高,留著還能賺更多的錢;二是用不著經過國內相關部門的審批,便于之和的資產交割。
最后,長和主要業務收入不在國內,前些年賣掉了大量早年屯的土地,當下的業務重點在英國等歐美國家。這意味著即便未來國內的生意因本次出售港口事件遭遇挫,對長和而言也不至于傷筋動骨。
根據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長和的歸屬于母公司凈資產為688.4億美元,賣43個港口能為其帶來190億美元的現金收入,足足占了凈資產總額的四分之一以上。這意味著賣港口獲得的收益可能比未來好多年長和在國內的生意賺到的利潤要高得多。
因此,在出售港口一事上長和幾乎沒有法律、行政限制,也不用太在意今后的經濟利益。唯一要考慮的是自己的名聲,可對于利為先的商人而言,名望的權重和優先級不高,尤其是老李頭原本的名聲就不怎么樣。
對中國而言更現實的可能已經不是介入巴拿馬港口的交易,而是在這條重要運河上的港口經營權全部被西方資本掌控后,是否做好了充分的預案、準備好了應對措施。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