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個讀者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絕大多數人喜歡的明星,也會有人不喜歡比如刀郎。
現階段的刀郎是公認的內娛頂流明星,他去哪里,刀迷就去哪里,自然流量也就刮到了哪里。
在很多粉絲說刀郎是當代魯迅,是刀神,是藝術家的時候,也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
3月27日晚,一個名叫陳老師聊音樂的視頻賬號更新了一則短視頻,賬號的擁有者名叫陳慎思,在圈內小有名氣!
他是全國首家少兒樂隊培訓機構的創始人,也是快樂音樂教育體系的創始人,還是一名獨立的音樂人。
酒過三巡之后,陳慎思錄制了這段視頻,內容是關于刀郎的,原話如下:
刀郎就是因為前妻拋棄他,他崩潰了,整個人受不了了他一定要在音樂上做點事兒。
刀郎布魯斯爵士樂都會鍵盤彈的也明白他的偶像是鮑勃迪倫,他想做音樂,后來前妻一跑路,他受刺激了。
我跟刀郎不一樣,我不能妥協去寫一些口水歌,因為寫那東西太容易了,我要臉
我不想將來出現刀郎這種局面,然后寫一些惡心的歌,最后自己還難受,錢是掙到了,誰難受誰知道對不對?我寧愿把我這些東西帶到墳里面,我也不寫那惡心的東西,我們六七十年就結束了,活不了多少年。
從這樣一則短視頻可以看出,陳慎思非常不欣賞刀郎的作品風格,在他眼中,刀郎寫的都是一些惡心的口水歌,沒有任何藝術價值可言,這樣的作品哪怕賺到錢了,也會讓人覺得沒有臉面。
問題來了,刀郎寫的真的是沒有價值的口水歌嗎?他的作品讓人惡心?
正如開篇說的那樣,對于藝術,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再好的作品不耽誤有人厭惡,再差的作品也不耽誤有人喜歡。
音樂如果以商品的形式面向大眾,專輯銷量、演唱會門票價格、演唱會的售賣情況都能看出藝人的受歡迎程度。
刀郎的首張專輯《2002年的第1場雪》賣出了270多萬張,收錄在山歌聊齋里的羅剎海,短短幾個月網絡播放量就近800億。
刀郎線上演唱會5400多萬觀看人次,線下演唱會一票難求,不少粉絲為了一睹偶像風采,不惜從黃牛手中購買高價門票,曾一度傳出刀郎成都演唱會門票被炒到了5萬元一張。
這些細節證明:老百姓非常喜歡刀郎和他的音樂作品。
一個人喜歡,不代表什么,10個人喜歡,也有可能是偶然,可1000個,1萬個,100萬個人喜歡,證明這個人身上一定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刀郎的藝術水平到底在哪個段位?老默不做評價,因為不是專業人士,但他能夠圈套2100萬粉絲,無論做什么都能引來數以百萬計的網友圍觀,他顯然不是陳慎思口中的惡心歌手。
所以,音樂人陳慎思對刀郎的評價不夠客觀,是酒精上腦導致的語無倫次,還是羨慕嫉妒恨刀郎目前的音樂成就,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清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