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雷軍宣布“手機硬件利潤不超過5%”時,很多同行笑他傻。但懂行的人知道,這就像菜場里會砍價的大媽——先主動讓一步,讓賣家不好意思坑你。
比如你去買手機,如果店員說“我們只賺50塊”,你肯定覺得比那些藏著掖著的商家靠譜。小米用的就是這招,把復雜的成本計算變成簡單直白的承諾。
不過真功夫在看不見的地方:
?·底線要算得精?:說賺5%不是拍腦袋,是算過研發、人工、運輸所有成本后,還能活下來的最低線。
?·先給甜頭后賺錢?:手機少賺的錢,從電視、掃地機器人這些周邊產品補回來。這就像商場里“免費試吃”——先讓你嘗到甜頭,后面自然愿意花錢買更多。
?·時間差打法?:今年少賺是為了明年更多人買。雷軍團隊早期寧可三年不賺錢也要搶用戶,這種“放長線”思維。
最值得學的是這套組合拳:
?砍價要砍在明處?:直接告訴客戶“這個價我真的只賺5%”,比說“已經是最低價”更有說服力
?吃虧要吃得漂亮?:小米每次降價都會說“把省下的錢還給用戶”,讓顧客覺得不是降價是福利
?留好后手才敢讓利?:就像擺攤賣西瓜送勺子,手機少賺的錢早就想好從配件和服務賺回來
“談判桌上的輸贏不在今天掙多少,而在明天還能不能坐在一起喝茶。”——李力剛
雷軍用七年的時間證明,敢少賺眼前的錢,才能賺到更值錢的東西——消費者的信任。這招不管是開店做生意,還是跟客戶談價格,都是管用的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