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CCIA)立足網絡安全專業視角,堅持科學、客觀原則,根據全球網絡安全廠商、研究機構和學者等披露的調查分析研究成果,編制《美情報機構針對全球移動智能終端實施的監聽竊密活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11個章節,詳細披露美情報機構不遺余力針對全球移動智能終端和通訊體系,構建全方位的攻擊滲透能力,對全球移動智能終端實施的大規模、長時間的監聽竊密行動,嚴重危害全球各國網絡安全和國家安全。??
近日,美國《大西洋月刊》主編戈德伯格,被拉進特朗普政府高官的加密群聊,導致美軍作戰計劃遭泄露。可讓人沒想到的是,戰爭泄密事件曝光第二天,民主黨人為了攻擊特朗普,竟然開始強扯所謂中國因素,試圖問責中國。為何要強扯中國呢?是因為在美國,如果一件事沒有中國作為前綴,那么這件事就相對不重要。相反,如果扯上了中國,那么事情就大了。從這也就可以看出,部分美國政客為了實現政治目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中方當然不許美方胡來,馬上揭露了美國真面目。?
民主黨人沃納(資料圖)
美國長期大規模無差別竊聽全球手機,其背后的動機和目的復雜多樣,但主要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一直試圖通過各種手段維護其全球霸權地位。竊聽全球手機,可以獲取大量敏感信息和情報,為美國的外交、軍事和經濟政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美國通過竊聽全球手機,可以實時掌握競爭對手的動態和策略,從而在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最后,通過獲取商業機密和敏感信息,美國企業可以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獲取更多的商業機會和利潤。
說到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全球10歲及以上人口中手機擁有率為78%,3G及以上的移動寬帶在全球總人口的覆蓋率為95%。面對體量如此之大的數據竊密和網絡攻擊行動,美國情報機構又是如何進行的呢?根據上述報告的介紹,美國情報機構的網絡攻擊手段主要包括:SIM卡漏洞、手機操作系統漏洞、APP應用漏洞,以及投放定制木馬或商業間諜軟件等。而美國情報機構之所以會盯上手機端,主要還是因為相比傳統PC端,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有更多的網絡安全暴露面和可攻擊面。
美股竊聽機構(資料圖)
諷刺的是,美國一些政客在抹黑中國的同時,卻對自身的網絡攻擊行為視而不見。去年美國財政部計算機安全護欄被黑客突破,美國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將罪名強加給中國。然而事實勝于雄辯,美國才是頻繁對中國發動網絡攻擊的國家,是美國在威脅中國的網絡安全。中國網絡安全產業聯盟此次發布的報告,不僅是在揭露美國的竊密罪行,更是向全球網民展示了美國情報機構給世界帶來的威脅。我國外交部已就此事作出回應,敦促美國政府立即停止相關行為。
據光明網報道,針對這份報告,郭嘉昆表示:多年來,美方慣于在供應鏈安全問題上“賊喊捉賊”,操弄雙重標準,不遺余力炒作所謂“5G供應鏈安全問題”,同時卻在自己國家大型互聯網企業或設備供應商配合下,在全球信息設備產品中預設后門,服務于自身網絡攻擊行為。相信這份報告有助于國際社會認清美國的真實面目。 我們對報告曝光的美方惡意網絡活動表示嚴重關切,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有關行為,特別是停止利用全球供應鏈實施惡意網絡活動,以負責任的態度,給全世界一個交代。?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資料圖)
中國的反擊不僅體現在輿論層面,更體現在實際行動中。近年來,中國在網絡安全領域投入巨大,不僅建立了完善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還積極參與國際網絡安全合作,推動構建公平、公正的網絡空間秩序。中國的行動表明,面對美國的網絡霸權,我們有能力也有決心捍衛自身的網絡安全。同時,國際社會應加強合作,共同制定網絡空間的行為準則,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只有通過全球共同努力,才能構建一個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