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嗎?就以現在的市場來說,如果把你的房子降價30萬掛牌,還是賣不掉。
房子掛出去8個月,看房的不到5個人。
說這話的,是我一個同事,他家的房子1998年建成,樓道里貼滿小廣告,電梯三天兩頭罷工,物業早撤了攤子。年初他把價格從120萬降到90萬,中介直搖頭,這價,得再降20萬才有人看。
同事的遭遇不是個例。
數據顯示,全國超6億平方米的20年老房,正在經歷一場價值雪崩。安徽某25年樓齡的小區,租金回報率從5.1%跌到2.2%,連通脹都跑不贏。
東北某人口流失城市的老社區,一套房掛牌兩年,最后以白菜價轉手。
但另一面,上海靜安區的老破小單價仍高達9萬,看房得排隊,深圳羅湖的老古董樓盤,一掛出就被秒搶。
同是老房子,為何命運天差地別?
馬云的“房價如蔥”,到底說對了什么?
2017年,馬云一句“未來房子像蔥一樣便宜”,被全網罵成嘩眾取寵。當時房價正瘋漲,人們堅信買房穩賺不賠。
8年過去了,預言正在分化中兌現。
三四線城市的老房,跌成了蔥價。而一線核心區的老房,反而成了硬通貨。這背后,藏著三個殘酷真相。
房子和人一樣,老了就得看命
地段是命脈,北京二環內的50年老房,守著故宮和學區,永遠不缺接盤俠;但遠離產業和人口的老破小,電梯壞了沒人修,物業跑了沒人管,年輕人寧可租房也不碰。
舊改不是救世主,它只救幸運兒
2025年兩會明確,2000年前的老房優先舊改。但政策紅利只給有潛力的房子,比如深圳城中村改造后租金翻倍,而河南某市舊改完的社區,照樣空置率過半。
人口流動,邊緣老房更加無人問津
東北某地級市,過去十年流失了1/3的年輕人,當地1995年的明星小區,如今一套房換不了一輛特斯拉。經濟學家警告:房地產泡沫破裂,總是從邊緣老房開始。
這三類老房,真的沒人敢接了
偽學區房,擊鼓傳花的最后一棒。曾經瘋漲的老破小學區房,如今成了燙手山芋。北京西城區一套60平的頂級學區老房,2023年掛牌價850萬,2025年降到600萬仍賣不掉。學區政策年年變,誰敢賭?
遠郊養老房,河北某養老大盤,開發商曾鼓吹山清水秀適合養老。如今小區里全是七旬老人,救護車進一次要1小時。子女寧可把父母接回城里合租,也不愿接手。
無產業支撐的老社區,時代的棄子。湖北某三線城市的棉紡廠家屬院,曾住著2000多名工人。隨著工廠倒閉,年輕人南下打工,如今整“送人都嫌遠。
年輕人,該醒醒了,別讓一套老房子,捆住你黃金十年。
這是馬云當年勸年輕人別買房的潛臺詞,如今再看,一線城市的95后已用腳投票,北京租房結婚比例超60%,深圳年輕人平均換房周期縮短到5年。
房子不再是階級通行證,而是人生選擇器,選核心地段老房,賭的是城市發展紅利。選邊緣老房,押注的是自己甘愿被套牢。
不買房,換的是隨時遷徙的自由。
正如經濟學家任澤平所說:未來十年,投資自己的收益,一定超過一套老房子。
房子的命運,終究是人的命運。
有人守著老家140平的老房,看著它從80萬跌到40萬。有人咬牙買下上海30平的老破小,5年后拆遷換了兩套新房。
這個世界沒有該不該買,只有適不適合。
當馬云說房價如蔥時,他真正想說的是:
別讓時代的灰塵,壓垮你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