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人在體檢中發現"肺結節"。雖然大多數肺結節屬于良性,但仍給人們帶來不小的心理負擔。
肺結節是怎么形成的?嚴重嗎?
肺結節是指肺部影像學檢查中發現的直徑不超過3cm的異常陰影或病灶。
其實就是肺里長了不該有的一個“硬疙瘩”,這在人群中普遍存在。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因肺部曾經發生的感染(如肺炎、結核)留下的痕跡,或吸入污染物(吸煙、空氣污染、廚房油煙)在肺內的沉積等。
很多人一看到肺結節,就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癌,NO!肺結節≠肺癌,大部分肺結節是良性的。
據調查,高危人群篩查中1/4可以發現肺結節,但90%以上都是良性的,也就是說,發現肺結節,是肺癌的只占很少數。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科專家丘保潤表示,在中醫理論中,肺結節被歸屬于“肺積”的范疇,其發病多與正氣不足、痰瘀互結有關。
正氣不足,使得機體的防御功能下降,痰濕、瘀血等病理產物容易在體內積聚,最終形成結節。
中醫強調“治未病”,認為在結節尚未達到手術指征時,正是積極干預的關鍵時期,通過調節機體的整體狀態,增強正氣,祛除痰瘀,從而達到治療結節的目的。
中醫怎么調理?
中醫將肺結節大致分為六種類型:風火痰瘀型、氣滯痰瘀型、陰虛痰瘀型、氣虛痰瘀型、血虛痰瘀型、寒濕痰瘀型。
針對不同類型的肺結節,中醫有相應的治療方案和方藥。
與西醫的定期復查、手術切除等方法相比,中醫治療肺結節具有獨特的優勢。
中醫通過辨證論治,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體質、舌象、脈象等,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做到“一人一方”,精準施治。
中藥內服可以調節機體的內環境,增強免疫力,從根本上改善體質,減少結節的形成和復發。
同時,中醫的治療方法多樣,除了中藥內服外,還可以結合針灸、拔罐、穴位貼敷、艾灸等外治法,內外兼治,協同增效,且無創、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
中醫中藥治療肺結節的核心在于“調理”。通過調理肺、脾、腎三臟的功能,達到化痰散結、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目的。常用的中藥包括:
1.川貝: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肺熱咳嗽、痰多等癥狀。
2.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痰濕內阻、咳嗽痰多等癥狀。
3.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血瘀證、胸痹心痛等癥狀。
4.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的功效,常用于治療氣虛乏力、表虛自汗等癥狀。
醫案
患者,男,66歲。
自訴:咳嗽咳痰反復發作1周。現癥見:胸悶,氣短,偶有陣發性咳嗽,乏力,寐差,平素性格急躁,納可,偶見食后腹脹,食生冷之品后尤甚,大便時有稀溏,舌淡,苔白,脈沉細。
CT示:雙肺上葉間隔旁型肺氣腫,細支氣管炎,氣管內痰栓,雙肺散在小型結節,直徑約為7mm。患者不愿意手術治療,特來我院門診求治。
中醫診斷:喘病,脾肺氣虛兼肝郁氣滯證。
處方:采用行氣祛痰、消腫散結、疏肝理氣散結之法。法半夏9g,茯苓15g,醋青皮15g,陳皮15g,炙甘草6g,烏梅10g,生姜10g,麥冬20g,白芷10g,瓜蔞皮20g,橘紅10g,醋延胡索15g,桔梗10g,桑白皮15g,黃連片10g,炒僵蠶10g,合歡皮20g,絲瓜絡10g,酸棗仁30g,菊花15g,夏枯草15g,淡竹葉10g,淡豆豉10g,蓮子心、蟬蛻、石菖蒲、制遠志、桑椹各30g。7劑,水煎,早晚溫服。
復診:患者自訴胸悶、氣短明顯減輕,沒有太多的疲勞感,咳嗽次數減少,易怒情緒減少,心情較為舒暢,大便趨于正常。
預后:繼服5劑。咳嗽、胸悶等癥狀均緩解,患者諸癥減輕。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被肺結節困擾,不妨嘗試中醫治療,在中醫的指導下,開啟健康的新篇章。讓我們攜手共進,用中醫的智慧守護健康,讓肺結節不再成為我們心中的“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