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國是否會出兵烏克蘭維和一事,歐洲不久前試探了一下中方,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不過,在遭到了中國的拒絕后,馬克龍也學聰明了,很快拿出了另一套方案。
在“自愿聯盟”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馬克龍透露,該組織的伙伴國將在三周時間里,制定監督俄烏軍隊停火的建議。
【法國總統馬克龍】
很顯然,“建議”這個詞釋放的信號是很不一般的。
在此前,馬克龍將俄羅斯渲染成法國和歐洲的“威脅”,并強調不能由美俄決定歐洲的未來。為此,他和英國首相斯塔默拉起了一個所謂“自愿聯盟”,試圖組建一支由英法主導的聯軍,計劃在俄烏停火后進駐烏克蘭。
按照歐洲人的說法,這是在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因此也有人將這支聯軍冠以“維和部隊”的名字。
【馬克龍:自愿國家聯盟負責提交監督烏克蘭停火的建議】
然而,這種做法恐怕有混淆視聽的嫌疑,因為外界一般認知的“維和部隊”是在聯合國的框架下組建的。英法主導的這個“自愿聯盟”顯然與其相去甚遠。有人之所以這么做,很可能是想通過“維和”兩字,塑造“自愿聯盟”的合法性。
隨后,歐洲就相關問題探了一下中方口風。德國《星期日世界報》聲稱中歐已經就中國參與“自愿聯盟”的可能性進行了討論,立即引發各方關注。
對此,中國外交部指出,有關報道完全不屬實。中國駐聯合國代表也指出,維和行動必須堅持當事方同意、中立、嚴格約束武力使用這三個原則。可以看到,對于英法打著“維和”旗號的“自愿聯盟”,中方并不認可。
【中方回應了所謂中國討論出兵維和一事】
被中國拒絕后,英法面臨著一個極為尷尬的局面。
首先,“自愿聯盟”的合法性無法得到保障。能派出維和部隊的只有聯合國,英法是沒這個資格的。如果他們能得到中國的支持,就能湊到3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或許還有掰扯的空間。但中國拒絕,那就沒什么可說的了。
其次,“自愿聯盟”自己都人心不齊。雖然馬克龍和斯塔默對出兵言之鑿鑿,但其他歐洲國家領導人似乎不這么想。意大利總理梅洛尼對該計劃就表達過不樂觀、德國總理朔爾茨也不想太急。就連馬克龍自己都承認,他還沒有獲得“一致同意”。
另外,美國和俄羅斯的態度也讓英法感到不妙,前者是漠不關心,后者是強烈反對。對于俄羅斯,歐洲人大可以繼續放狠話,但卻無益于真正解決問題。無論歐洲人承不承認,他們想在該地區建立一個持久和平的安全框架,都必須考慮俄羅斯的態度。
【在涉及歐洲安全的問題上,俄羅斯無法忽視】
正因如此,英法現在是時候更換“打法”了,馬克龍提到制定監督俄烏軍隊停火的建議,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
相比他之前強硬的涉俄言論,“建議”這個詞明顯更加緩和,同時留出了談判的空間。一方面,“自愿聯盟”內部可以進行討論,嘗試化解分歧,找到一個歐洲各國能接受的方案。另一方面,馬克龍也是在表達照顧“自愿聯盟”以外國家看法的意思。
很顯然,對于馬克龍的這番表態,其他國家的接受度明顯會更高。
【馬克龍聲稱,英法可能會自己派遣部隊】
當然,馬克龍也不忘放一些“狠話”。他聲稱,英法還是堅持在停火后派遣部隊前往烏克蘭,這點也得到了烏克蘭的認同。如果到了最后,派遣部隊的計劃沒有得到“自愿聯盟”的認可,英法將自己派遣部隊。
馬克龍強調,在該問題上,他不需要得到“一致同意”。
這話其實相當有意思。因為如果局面真的走到了這一步,那其實就不關“自愿聯盟”什么事了,完全是英法自己的決斷。馬克龍這話聽著很強勢,但可行性卻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一旦英法擅自出兵,將讓整個局勢進一步復雜化,后果是難以預料的。
因此馬克龍的這句話,現階段更多還是以向其他歐洲國家施壓、對俄展示強硬為主。
【美俄近日進行了密集接觸】
整體看下來,針對俄烏停火后的格局,各方都在進行著緊張激烈的博弈。中國的基本態度是尊重當事國,維護聯合國的地位,總體保持謹慎。美國的態度是急于推動停火。歐洲和烏克蘭,則致力于保持軍事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近日卻給出了新的說法。普京指出,存在一種可能性,在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框架內,對烏克蘭進行“外部管理”“臨時管理”。讓烏克蘭產生一個新的、得到全世界承認的、可靠、穩定的政府。
再結合俄羅斯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葉夫斯季格涅耶娃近日的表態,針對讓聯合國派兵維和的選項,俄方似乎已經有了更高的接受度。這場持續了3年多的沖突什么時候結束?俄羅斯和烏克蘭又將迎來一個什么樣的結局?我們之后或許能夠等到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