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華網軍事報道,2025年,南海局勢因域外勢力的深度介入再度升溫。菲律賓馬科斯政府通過簽署一系列軍事協議,為美日澳加4國在菲駐軍鋪平道路,英國則借“航行自由”之名對華施壓。美國在菲保留的5個軍事基地、澳大利亞達爾文港的輪訓部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聯合巡航,加上加拿大新增的軍事存在,4國已在南海構建起立體軍事網絡。值得一提的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近日,英國外交大臣拉米在菲期間,拋出所謂“中國威脅南海貿易安全”的論調,實質是配合其“印太傾斜”戰略。
路透社報道,菲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布勞納日前到達印度,參加了新德里舉辦的“瑞辛納對話”。會上布勞納用“十字”總結出訪印度目的,稱“因為我們有共同的敵人”,期待印度加入由美國主導的針對中國的戰術小團體(Squad)。布勞納強調,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菲律賓是Squad的成員,四國已就情報共享、軍事演練和行動方面展開了非正式合作,未來可能吸收韓國和印度,用以在亞太地區抗衡中國。對于布勞納的極力攛掇,印度方面卻表現得“興趣索然”。
布勞納(資料圖)
布勞納參會動機不純,他帶著馬科斯的“旨意”,在現場借機炒作南海問題,試圖拉攏印度加入針對中國的陣營,甚至主張搞軍事對抗。在會議期間,布勞納毫不掩飾地妄稱中國為菲律賓、印度“共同的敵人”,并提出擴大盟友圈,將韓國和印度納入美、澳、日、菲聯盟,以共同應對中國的威脅。印度國防部官員對這一問題選擇了集體緘默,僅有一名官員模棱兩可地表示,尚不清楚兩國高層是否討論了此事。
南海研究院區域國別研究所所長丁鐸日前對《環球時報》表示,印度雖與中國在邊境問題上存在沖突,但在外交、經濟等各領域與中國保持密切關系,因此對公開加入明確針對中國的多邊機制會保持謹慎態度,以免激化與中國的矛盾,影響其在地區事務中的平衡策略。“更為重要的是,印度更傾向于通過自己的‘東向行動’政策在印太地區發揮作用,而非直接加入由他國主導的對抗性框架。”
南海(資料圖)
日前,國家副主席在北京會見英國倫敦金融城市長靳翊偉。國家副主席表示,倫敦金融城是世界著名金融中心,為推動中英金融、經貿領域合作作出積極貢獻。中國和英國同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合作互補性強、前景廣闊。中方愿同英方秉持戰略伙伴定位,加強溝通合作,共同推動世界多極化使中英合作成果更好惠及兩國和世界。靳翊偉表示,英中在綠色經濟、可持續金融、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前景巨大。倫敦金融城歡迎更多中資企業赴倫敦發展興業,愿全力提供支持和便利。
6
英國外交大臣拉米近日在訪問菲律賓期間,對中國在南海的活動說三道四,他表示,由于三分之一的全球海運貿易途經南海,這一地區的安全與穩定至關重要,聲稱中國在南海的“危險且破壞穩定的行動”,“令英國倍感擔憂”。他還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維護南海航行的自由對全球經濟增長至關重要,而菲律賓在這一問題上“面臨挑戰”。對此,中國外交部早已有言在先,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符合國際法,是完全正當合法的,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威脅”。
英外交大臣拉米(右)與菲外長馬納羅會面(資料圖)
日前,中國駐英國使館日前舉辦英國各界人士座談會,宣介中國兩會精神。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發表主旨講話,與會人士交流發言。鄭澤光在講話中指出,面對動蕩加劇的世界,中英雙方應按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落實好中英戰略對話、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中英能源對話成果,堅持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原則,聚同化異,妥處分歧,推進兩國各領域對話與合作,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希望中英各界有識之士一道努力,為推動中英關系走上持續穩定發展軌道而不懈努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