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鈞哥哥
撰稿|鈞哥哥
1
2025年全運會資格賽落下帷幕,海南隊五連敗的硝煙里,林詩棟裹著毛巾的落寞身影刺痛球迷。世界第一單打砍下3分,隊友卻集體交白卷。
這劇本像極了武俠片里的悲情大俠,空有一身絕世武功,難敵車輪圍攻。
隔壁球臺的王楚欽有北京隊豪華陣容護航,這邊林詩棟卻要扛著省隊殺出血路。
殘酷體育競技現實給國乒敲響警鐘:獨狼難敵群虎,王者需要衛隊。
2
巴黎奧運后陳夢隱退,"海產姐妹"本該雙星閃耀。誰料重慶冠軍賽突發驚魂一幕:王曼昱領先時突然因傷退賽。
診斷書上的"腰部急性拉傷"讓女乒布局瞬間裂開豁口。
此時,有球迷朋友急著喊:"蒯曼快快救場"!其實蒯曼這個00后新星確實橫掃過日乒四代主力,
2025多哈挑戰賽,蒯曼用反手擰拉把日本天才少女張本美和打到摔拍,全場11個擦邊球氣得日媒直呼"魔女"。
新加坡大滿貫1/4決賽,她正手爆沖打穿伊藤反手位,單局轟出7-0沖擊波。
WTT多哈站決賽,蒯曼的臺內小球讓木原美悠12次擺短失誤,日乒教練搖頭離場。
但再看看她新加坡大滿貫被早田翻盤的教訓。有球迷統計,她的反手擰拉失誤率從小組賽18%暴增至41%,關鍵分擦汗頻率達每球3次,暴露手汗浸濕球拍的細節。
看來天才少女的學費還沒交夠。就像剛出廠的跑車,馬力足但避震弱。
3
又有球迷搬出王藝迪/陳幸同這對"女乒中生代雙保險"。
還記得亞錦賽的慘案嗎?
當時王藝迪2比3不敵張本美和,隨后肘傷未愈的孫穎莎第二盤3比0橫掃伊藤美誠扳回一城,無奈第三盤陳幸同卻1比3不敵平野美宇。
女乒再次陷于不利局面,再次披掛上陣的孫穎莎無奈2比3惜敗張本美和,就這樣與團體冠軍失之交臂。
這哪是雙保險?分明是俄羅斯輪盤賭!
王藝迪外戰穩定性就像段譽的六脈神劍,陳幸同關鍵時刻手軟堪比段子手,該硬的時候硬不起來。
馬琳敢把團體賽押寶在這對"神經刀"身上?
4
百度一下不難發現,孫穎莎2023賽季外戰勝率92.7%冠絕女隊。但細看關鍵場次:七次團體賽四場獨得兩分,亞錦賽更是一人扛起全隊62%的得分!
這數據像極了2012年的張繼科,當年藏獒也是拖著腰傷孤軍拼下奧運金牌。
但換來的代價是什么?
27歲巔峰退役的教訓血淋淋擺在眼前。
看看男隊梯隊建設:王楚欽身后有林詩棟、袁勵岑等00后虎將。
反觀女隊?
蒯曼之后出現明顯斷層,2005年齡段的覃予萱們還在青年賽摸爬滾打。而日本早就搞起了"斷代計劃",張本美和15歲已能挑落世界前十。
我們卻還在吃孫穎莎、王曼昱的老本。這種現狀和差距,比伊藤美誠的發球更讓人別扭。
5
競技體育畢竟不是個人英雄主義舞臺。強如馬龍,也需要許昕樊振東組成鋼鐵長城;巔峰張怡寧,身后站著郭躍李曉霞兩座大山。
當15歲的張本美和已能扛起日本隊第三單打重任,我們卻還在爭論蒯曼夠不夠格當孫穎莎替補。
這不是某個運動員的困境,而是整個培養體系的警報。
孫穎莎現在需要的不是贊譽,而是實實在在的"替身使者"。否則東京奧運陳夢獨守半區的劇本,很可能在下一屆奧運重演。
王者雖然可以孤傲,但冠軍從來都是團隊勛章。
免責聲明:本文中描述的過程和所配圖片均來源于網絡,旨在傳遞社會正面信息,無低俗或有害引導,不代表本平臺立場,轉載僅為提供更多信息,感謝原作者的辛勤付出,著作權歸屬于原創作者所有。如有來源、作者標注錯誤或侵權,請原作者持權屬證明,后臺私信聯系本號,我們將及時更正或盡快刪除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