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徽韻悠長。3月27日,在黃山市黃山區新豐鄉盛洪村,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隆重授予見樸文化·黃山研學基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教育)示范基地”稱號。這一授牌儀式不僅是對該基地在文化傳承領域卓越貢獻的權威認可,更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安徽省文史館特約研究員、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傳統文化專委會執行主任吳光明(阿凡);黃山區新豐鄉人民政府鄉長閻璐;安徽省文史館特約研究員、傳統文化專委會副主任王牧鷹;合肥市燈謎協會會長、傳統文化專委會秘書長吳家宏;安徽見樸文化總經理吳建兵等領導嘉賓出席授牌儀式。
涇縣查濟風景管委會原副主任查從儉;遼寧省文化產業協會古琴專委會主任楊金久;浙江大學出版社原主編張作梅;黃山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崔可青;涇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肖芹等領導嘉賓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專委會副主任王牧鷹主持會議并高度肯定了見樸文化基地在傳統文化研學實踐、非遺技藝傳承、鄉村文化振興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期待基地未來能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新標桿。
隨后,安徽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傳統文化專委會副秘書長吳斌宣讀了中心關于授予見樸文化·黃山研學基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教育)示范基地”的文件批復。
授牌儀式上,吳建兵總經理詳細介紹了基地的運營理念和成果。將文化藝術引入傳統古村落,通過陶瓷創作、書畫教學、非遺體驗等研學活動,讓青少年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見樸基地讓傳統文化“活”在鄉土間,為青少年架起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橋梁。與會領導嘉賓高度評價基地在陶藝、書畫等領域的實踐成果。
黃山區新豐鄉人民政府鄉長閻璐在講話中高度評價了見樸文化研學基地對鄉村振興的積極貢獻。她指出,基地不僅為傳統文化傳承提供了新場景,更為新豐鄉產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未來,我們將繼續支持基地發展,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讓新豐鄉成為徽文化體驗的首選地。”
專委會執行主任吳光明作總結講話。他強調,授予見樸基地示范稱號,是中心深化傳統文化教育、賦能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希望基地以此次授牌為契機,深化內涵建設,拓展合作領域,讓徽文化在研學實踐中煥發新生,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更大貢獻。”
據悉,見樸文化·黃山研學基地由返鄉創業的新鄉賢、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吳建兵創辦,坐落于黃山區新豐鄉盛洪村這一徽派古村落。基地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總投資約1000余萬元,利用閑置校舍改造而成,內設書畫長廊、陶瓷壁畫展、高溫窯變瓷生產區等功能空間。近年來,基地推出木榨制油、徽派三雕、竹編制作等特色研學課程,累計接待學員超700人次。其“鄉愁+藝術”的運營模式更入選2023年煙雨徽州鄉村生活美學設計公開賽“十佳運營案例”,成為鄉村振興的典范。
此次授牌不僅是對見樸文化研學基地的肯定,更是安徽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未來,基地將依托示范平臺,拓展非遺體驗、藝術交流、文旅融合等多元場景,打造集教育、旅游、文創于一體的皖南文化地標,為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注入持久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