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社交平臺,“電動車車標被偷”成為高熱話題。在某社交平臺,多名網友發帖稱電動車車標被偷,相關帖子有3萬多篇。而被偷的電動車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它們都屬于同一個電動車品牌——九號。
而對相關盜竊者的指控,卻直指部分青少年。
電動車車標成新型“煙卡”
近日,在山西做外賣騎手的小山遇到一件糟心事,他在送餐路上發現自己的電動車車標被人偷走,在社交媒體發文吐槽時才發現,車標被偷的人不只他一個。
九號電動車前標
九號電動車尾標也不能幸免
社交媒體上多篇吐槽電動車車標被盜的筆記
記者翻閱社交平臺發現,九號電動車車標被偷已成為熱門話題,而對相關盜竊者的指控,卻直指部分青少年。
3月9日,生活在河南的王女士發現自己的車標被盜,她從監控中看到三位戴著口罩的青少年靠近了自己的電動車,“他們沒有破壞車輛,取下車標就走了。”
還有一名教師反映,最近,學生間流行起了一種風潮:以車標作為“交換籌碼”,甚至有學生將車標藏在文具盒中,利用課間進行“拍卡”游戲。據該教師觀察,有學生書包內藏的多個車標,稱“用三個‘閃電卡’換了同學的游戲皮膚。目前有部分學校已發布通知,明確禁止攜帶車標入校。
“孩子說集車標就在同學里有話語權,車標中還分為不同的等級。”廣州家長劉女士稱,其子同學為收集車標多次夜不歸宿,自己十分不理解。
記者還發現,有不少網友在視頻平臺上炫耀自己所盜的車標數量,還有人發布視頻詳細解答如何拆卸車標。
3月26日,記者來到成都錦江區一九號電動車專賣店,該店老板林先生稱車標被盜主要有兩種可能,一是可以在二手平臺賣到幾塊到十幾塊不等,另一種就是作為收藏。
電動車車標,為何專偷“九號”?
在社交平臺的評論區中,九號電動車被部分青少年人群看作叛逆的象征,因為容易改裝、外觀流暢、名字時髦等原因,目前九號電動車在年輕人中定位特殊。
“為什么九號電動車車標被偷的現象明顯高于其他電動車品牌?”天津廣播編輯就這一問題咨詢了Deepseek,以下是它的回答:
一、車標設計的物理缺陷與流通價值
1.獨立安裝結構
九號車標通常采用獨立安裝結構(如卡扣或螺絲固定),而非與車身一體成型,導致其容易被徒手或簡單工具拆卸。這種設計初衷可能是為了便于更換或個性化改裝,但客觀上降低了盜竊難度。
2.金屬材質或高價值感
車標多為金屬材質(如鋁合金),外觀具有高光澤度,部分用戶甚至誤以為其具有較高經濟價值。而其他電動車品牌車標多為普通塑料或噴漆材質,吸引力較低。
二、青少年亞文化中的“社交貨幣”屬性
九號電動車因其智能化、改裝潛力和“精神小伙”群體偏好,被貼上“叛逆圖騰”標簽。車標成為青少年標榜身份、融入圈層的“硬通貨”,類似于此前流行的“煙卡”文化。學生間甚至以車標作為游戲籌碼或交換虛擬物品(如游戲皮膚)。而傳統品牌用戶群體年齡層更廣,不易形成針對車標的亞文化需求。
三、品牌定位與用戶群體特征
1.年輕化市場定位
九號電動車通過小米生態鏈營銷,主打年輕用戶市場,其用戶群體中部分被刻板印象化為“精神小伙”。這一群體對車標的符號價值(如“面子”“潮流”)更為敏感,間接推動盜竊需求。
2.改裝文化與灰色需求
九號電動車因易改裝特性吸引部分追求個性化的用戶,而車標作為顯性標識,成為改裝圈的“剛需配件”。原廠車標頻繁被盜后,車主被迫通過二手平臺補購,形成“盜-售-買-再盜”的閉環。
從“拆車件”到“限量款”
被盜車標在二手平臺進行交易
記者瀏覽二手交易平臺發現,有關九號電動車車標的交易信息大量涌現。一些基礎款車標標注著“原廠拆車件”,售價在30-80元不等;限量款標價高達數百元,但賣家稱無法提供合法來源證明;更有賣家提供“代拆教學”服務,聲稱“包教包會,夜間實操指導”。
某二手交易平臺上,有買家留言咨詢某型號車標,賣家回復“過兩天去扣(摳)一個”
“(賣家)沒有全系列車標,或者沒有(在商品上)標注微破損等字眼的,很有可能就是盜竊車標轉手的。”林先生告訴記者,可能是因為二手交易平臺的車標價格比門店便宜,車標遺失的人大多會選擇在二手平臺購入,這也是盜竊車標現象不斷增多的原因之一。
盡管相關平臺屏蔽了“九號車標私人”等關鍵詞,但變體表述層出不窮,部分賣家會用“閃電金屬片”“周邊收藏”等詞代替,實際交易通過私聊完成,此類交易游走在“二手物品轉讓”與“銷贓教學”的灰色地帶,現有平臺規則難以精準界定責任。
二手平臺售賣情況
已有多名青少年被抓
記者就相關現象聯系九號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員工稱在技術方面暫時沒有辦法采取防盜措施。
記者梳理發現,最近就發生了好幾起盜竊車標被抓的事件。
近日,江蘇新沂公安接到多起九號電動車車標被盜的報警,辦案民警鎖定嫌疑人活動軌跡后,將7名涉案人員全部抓獲歸案,連帶破獲了7起關聯案件。據了解,這些人盜竊車標正是為了將其放在二手平臺售賣。
無獨有偶,近日,安徽碭山公安局刑警大隊也接到多名群眾報警,稱電動車的車標被盜,警方通過偵察,發現罪魁禍首竟是四名“熊孩子”。
圖源:碭山警方
一個既不貴也沒有什么特殊收藏價值的車標,被盜之后,產生的最大傷害可能便是車主內心的郁悶情緒。那么,這樣的小額盜竊行為,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四川恒融律師事務所律師項鴻指出,此類案件暴露了法律方面存在的短板:單個車標價值通常不足以達到刑事立案標準,但多地出現同一受害者多次被盜情況,累計金額認定存在爭議;二手交易中“傳授犯罪方法”與“普通分享”的界限模糊;現有訓誡措施對未成年人威懾力不足。
“要想防止此類事件持續發生,需要從家校教育多入手,讓青少年群體形成正確三觀。”項鴻稱。具體來說,企業可設計不可拆卸的液態金屬車標,需專用工具才能拆除;用戶教育方面,平臺也可在應用界面增設“車標文化倡導專區”,解析盜竊法律后果。
警方也提醒,車主停車時應盡量選擇有專人看管、安防措施嚴密的停車場,或有監控覆蓋的區域,一旦車輛及財物被盜,需立即報警。同時,對于未成年人通過收集車標與同學攀比、吹噓的行為,家長要及時提醒、督促改正,切莫讓孩子以不可承受的方式或代價接受社會“教育”。
不看
對于"電動車標成新型煙卡"
你怎么看?
評論區說說吧↓
編 輯 | 顧穎
綜合 | 央視網 廣東民生DV現場 封面新聞 小紅書APP 碭山警方 新沂公安微警務 Deepseek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