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注定會在世界歷史上留下濃厚的一筆,因為圍繞這天,身為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定下了兩件大事。
首先,就是貫徹自己的關稅政策,他已經正式宣布,要對所有進口汽車,加征25%的永久性關稅。
這代表在特朗普的執政下,美國已經下定決心,要攪亂當前全球汽車產業的局勢,哪怕是靠強取豪奪,也要把美國推上主導地位。
其次,他聲稱要把4月2日這天,定為美國的“解放日”。至于“解放”什么,自然就是他口中所謂的“不平等貿易”。
特朗普定下“解放日”
自從上臺以來,特朗普就不斷給自己塑造“受害者”形象,聲稱美國在當前的國際貿易體系里,被其他國家占了便宜,因此他要通過關稅政策,來進行所謂的“對等反制”。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不久前,世界貿易組織的總干事伊維拉用一組數據,打了特朗普的臉。他強調,美國與全球大多數的主要經濟體,都存在服務貿易順差,去年的差額更是接近3000億美元。
同時,美國在在高附加值服務領域,所得到的利益遠超其他國家,近乎處于壟斷地位。
所以,特朗普所謂的“貿易吃虧論”,根本就是在以偏概全,他想要的不是公平,而是美國必須主宰世界局勢,不然就要遭受美方的霸權制裁。
美國關稅
而這次,特朗普利用關稅大棒,向全世界“宣戰”的舉動,也打響了美國對決全球的第一槍,包括那些美國的盟友,都會在特朗普的強權之下,被迫站在美國的對立面。
其中,受影響最大的,無疑就是歐盟了。多年以來,歐洲一直都是美國最堅定的盟友,但現在,在特朗普的威脅下,歐洲內部陷入糾結,到底是任由美國“吸血”,還是爭取自身利益呢?
尤其過去三年,因為介入俄烏沖突,歐洲各國的經濟已經走向低谷,特朗普在這個時候出招,無疑是在火上澆油。無論歐洲做出哪種選擇,最后都是徹頭徹尾的輸家。
不過,特朗普寧愿傷害盟友,也要推行自己的關稅政策,自然不會是一時興起,而是另有目的。
美國要對全球打響貿易戰
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制造享譽全球,這也意味著,美國長久以來的工業空心化,已經成為了這場博弈里最致命的弱點。
但是,想要在短期之內振興美國的制造業,顯然是天方夜譚,特朗普想到的辦法,就是逼迫企業回流。
他的關稅政策,說白了就是通過加高海外企業的成本,來迫使他們前往美國建廠,在繞開關稅的同時,也把產供鏈交到了美方手里。這樣一來,美國無論是競爭力,還是話語權都會迅速攀升。
然而,能不能成功另說,在這個過程中,美國民眾的錢包,必然會伴隨著高物價癟下去;同時,如果他國反制,美國企業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