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新一屆國家隊主帥的選拔正在緊鑼密鼓中進行,網友們也紛紛關注起最新的國家隊集訓名單。令人驚訝的是,在這眾多預測名單中,大多數位置都有琳瑯滿目的選擇,唯獨接應位置出奇地整齊——只有那么兩三個人,而龔翔宇無疑是最穩定的第一人選。這不禁讓人感慨,曾經中國女排接應位置也曾輝煌一時,但如今卻已淪落至此。
龔翔宇自2016年里約奧運會空降中國女排國家隊后,從此穩坐主力接應的位置。十年來,無論國家隊如何調整,她始終是那個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我們必須承認,龔翔宇并非擁有博斯科維奇那樣的頂尖實力,她能夠一直留在主力位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他接應選手的表現更為不堪。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國女排接應位置的人才缺乏。
在國內聯賽中,天津女排的陳博雅表現,無疑是接應位置上比較出彩的一位。她被寄予厚望,認為她是最有可能接過龔翔宇大旗的人。然而,陳博雅在與龔翔宇的對比中,依然顯得差距明顯。她的進攻缺少變化,在一傳和防守方面,目前來看也是無法與龔翔宇相比。
更讓人擔憂的是,除了陳博雅之外,國內聯賽中其他的正牌接應選手并沒有太多的亮點。比較年輕的段夢可、楊舒茗等人雖然被看好,但她們能否真正成長起來,還需要時間的檢驗。在未來四年內,中國女排恐怕仍然要面對接應位置的荒蕪。
回顧中國女排的歷史,我們不難發現,我們曾經出現過周蘇紅這樣的世界級接應。但遺憾的是,周蘇紅之后,中國女排就再也沒有找到一個能夠挑起大梁的接應選手。即便是被譽為排球之神的郎平,對于接應位置也在這十年時間里束手無策。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中國女排接應位置的全面塌陷呢?是基層培養體系的不足?還是國家隊戰術理念的滯后?亦或是年輕選手自身的努力不夠?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
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不禁要問:中國女排的未來究竟在何方?接應位置的困境只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卻足以讓我們看到整個中國女排面臨的挑戰。在未來的四年里,我們能否看到一支全新的中國女排崛起,讓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