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于3月28日至3月30日在北京舉行,吉利汽車集團首席產品戰略官唐黎明出席并演講
唐黎明表示,當前,智能化和電動化浪潮席卷全球,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和轉型,而中國汽車正以航海家的姿態加速邁向全世界的舞臺,其中,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中國車企參加全球競爭的重要支撐。
不過,他也指出,國際市場的復雜性、地緣政治的波動性以及消費市場的多樣性,使我國傳統貿易出海模式出現疲態。他介紹說,“2024年,中國出口銷量前十的國家占比總銷量60%,前五的國家占比將近50%,可以說市場嚴重偏科,結構明顯失衡。與歐美日韓企業相比,中國汽車出海的深度和質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唐黎明認為,隨著國際貿易壁壘的持續升級,中國車企的全球化進程正在駛入暗流涌動的深水區。“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還是要相信汽車產業的全球化發展是大勢所趨,也要清晰地認識到國際化是一場馬拉松長跑,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需要改變策略、改變模式,思考從賣產品轉向建生態,從短期逐利轉向長期深耕,以高質量的發展參與全球化的競爭和發展”。
基于上述趨勢,唐黎明建議:
第一,走向海外,產品是本,技術是根,品質是魂,只有不斷打基礎、練內功,用好技術、做好產品、守好品質,才能鑄就汽車產業高質量出海的堅實基礎。
第二,全球化不是簡單的產品位移,而是產業生態的共生共榮。他強調,要堅持開放合作,加強產業協同,從產品交易轉向體系共建,融入全球汽車產業生態,實現合作共贏。以吉利為例,他介紹說,除了產品出海,吉利汽車一直在探索多樣化的全球化合作模式,通過合資合作、體系化賦能合作伙伴實現共贏,通過技術授權、代工開發突破高壁壘的市場,通過戰略合作,整合全球供應鏈、融合優勢資源,推動全球業務的轉型發展。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吉利助力寶騰的復興,在吉利的賦能下,寶騰汽車實現了跨越式的增長,銷量從2018年的6.47萬輛增至2024年的15.2萬輛,市場份額翻番“,他說。
第三,在推動產品、供應鏈等硬件出海的同時,要更要注重構建全球合規體系和文化認知等軟實力本地化生根,確保全球化的可持續發展。“今天我們走向世界,不能以中國定義來替代海外客戶的需求,不能以一套標準去覆蓋所有的市場,不能重復走彎路。只有開放、包容、融合,融匯全球、因地制宜、合規發展,才是制勝之道”,唐黎明說,吉利汽車長期以來堅持全球的合規治理,打造全球合規治理體系以應對潛在的風險挑戰。全球合規治理能力是融入全球發展的基石,需要我們構建起從法律遵從、文化適配、政策響應、市場共振四位一體的全球治理體系,尊重市場規律,堅持公平透明,踐行誠信守信,才是發展之道。
“全球化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不是獨行橋,而是共生橋”,他說,全球汽車的電動化轉型,也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技術躍遷的歷史機遇。“吉利汽車愿與各位同仁一起攜手努力,讓我們的產品走出去,讓我們的供應鏈走進去,讓我們的品牌走上去。用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心態,共同迎接中國汽車全球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來源:新浪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