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春日暖陽下,龍泉山桃花正艷,繁花開在枝頭,游人醉在樹下,好一派熱鬧的春日光景。而在繁花之外的龍泉山別處,成渝中線鐵路龍泉山隧道的建設現場,卻是一個個隱匿于山體之下的忙碌場景。
龍泉山隧道出口處
由中鐵隧道局承擔的成渝中線四川段3標項目建設,線路全長16.147千米。其中,龍泉山隧道、黃家石隧道、前鋒村隧道三座共計總長度達15.442千米,隧道工程占比95.6%。截至3月下旬已完成隧道施工8千米,達總工程量的52%,預計年內可全面貫通。
3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了正在施工中的龍泉山隧道,地面干凈整潔、洞壁光滑,一條巨大的黃色通風管道從洞外一直架到了正在作業的掌子面。在這里,巨大的巖石正立于面前等待掘進。
隧道內景
“這是龍泉山隧道出口,目前已完成了開挖支護688米,出口這邊還有928米正加緊開挖。”項目副總工程師陳杰介紹,全長8027米的龍泉山隧道是三座隧道中最長的,目前已完成3527米,剩余約4500米正加緊施工。該隧道為單洞雙線隧道,隧道最大埋深220米,設有斜井兩處,正洞施工分進口、一號斜井、二號斜井、出口四個作業工點六個作業面。
雙機并打
陳杰表示,成渝中線(四川段)3標項目隧道工程占比大,施工難度也隨之增大。其主要以IV、V級圍巖為主,全隧賦存瓦斯。特別是龍泉山隧道屬Ⅰ級高風險隧道,出口至二號斜井有1620米高瓦斯段,進口為低瓦斯工區,其余工區均為微瓦斯工區。
二襯澆筑
二襯成品
為確保施工安全與質量,項目部成立科研攻關小組,針對全隧緩傾巖層、有毒有害氣體、瓦斯隧道等不良地質難題,制定針對性專項施工方案并一一攻克;嚴格按照要求編制瓦斯隧道施工專項方案,現場嚴格按照規范和方案要求施工;構建起以“1個智能建造管理平臺、9大作業線機械化配套以及6條輔助生產線”為主體的鉆爆法隧道智能建造管理體系。同時,運用工程管理平臺監控施工全過程,深入落實現場網格化管理、安全穿透式管理,控制潛在安全風險,確保施工安全;嚴格執行“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方針,設立工點管理小組直管現場,對開挖、支護、仰拱、二襯等關鍵工序跟班盯控。
前鋒村隧道出口洞內燈帶效果
新建成渝中線鐵路全長291千米,起于重慶北站,途經重慶市、四川資陽市、成都市,止于成都站,全線設8座車站,設計時速350千米/小時。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標志性工程,它是國家“八縱八橫”滬渝蓉沿江高鐵大通道的重要部分。建成后,成渝“雙核”之間的通行時間將縮短至50分鐘,極大提升區域交通便利性,有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
主編:白龍祥
副主編:鄧晴鳳
責任編輯:李娜 鄧爽
編輯:張靜
圖文:廖玉蓉
視頻:余星
剪輯:張琨
部分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