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外資持續看多中國股市,但為什么市場就是漲不起來呢?其實,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關鍵的問題,下面具體給大家說一下!
大家注意最后一部分的內容,本篇的精華都在其中,大家可千萬不要忘記。
一,齊聲唱多
繼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之后,摩根大通也預測中國股市有望迎來更多基于基本面的上漲,提出「四大利好」支撐A股二季度「退一步、進兩步」邏輯:
1.亞洲內部相對盈利增長優勢:在老美正策不確定性背景下,中國股市憑借正策改善、盈利觸底及合理估值形成區域優勢。
亞太地區中,中國企業盈利修復速度快于東南亞、日韓等周邊市場,疊加AI效率提升驅動盈利改善,成為亞太資金避風港。
2.DeepSeek賦能降本增效:DeepSeek 等 AI 技術已在中國企業廣泛應用,直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摩根大通測算,每100基點凈利率提升可推動MSCI中國2025年EPS增長21%。
3.房地產趨穩提振消費:當前房價收入比降至歷史低位6.1倍,100 個重點城市中21 個城市庫存銷售比 < 14 個月(健康水平),帶動2025年1-2月社零增速4%超預期,低線城市住房負擔下降釋放消費潛力。
4.流動性改善支持A股配置:EPFR數據顯示主動型基金仍低配中國,離岸被動基金已主導資金流入,摩根大通預計美元走弱+盈利提速將推動主動型基金回流,每增加50個基點配置將帶來820億美元凈流入。
最后,摩根大通還分別上調了MSCI中國、恒生指數、滬深300基準目標。
外資持續看多,但市場就是漲不起來,有觀點開始探討:年初以來全球資產美股、歐股、港股與中債上演反轉大戲,「反轉交易」到頭了嗎?
二,反轉大戲到頭?
大多數人覺得反轉交易到頭,無非是因為現在市場太折騰了,這就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一葉障目。
今天市場漲了,覺得還有機會,明天一旦下跌,轉身就說牛沒了,要下車。
但話說回來,一天的漲跌真的能影響整體的趨勢嗎?顯然不能!只會影響我們自己對行情的判斷!
而真正值得我們關心的是趨勢,能決定趨勢的可不是散戶,而是機構資金,說白了,只要趨勢沒有改變,短期的漲跌并不需要太糾結!
有人可能覺得趨勢不就是回頭看的嗎?價格趨勢確實是這樣,但我們要看的是行為趨勢,
在我所用的大數據系統中就有反映交易行為力度的數據,看下圖:
這張圖中的一到四級區域是反映市場整體交易行為的「定級分區」數據,它反映了一段時間內機構大資金的真實意圖。
可以理解為數據越小,機構資金活躍程度越高,一般來說,「一級區」和「二級區」代表機構行為活躍,「三級區」和「四級區」代表機構行為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股價處于「一級區」和「二級區」交替出現的時候,大概率是機構資金實現了控盤。
上面之所以說只要整體趨勢沒有改變,就不需要太糾結短期的漲跌也正是因為這一因素。看下面這張圖:
上面這是最近表現很不錯的「菲林格爾」的交易行為數據圖,這只股票從去年九月底開始啟動,但在半年時間里,股價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像圖中綠色框標注的區域,但短期內下跌30%,這個跌幅試問是多少人能扛得住呢?
如果能看到交易行為的話,我們當然知道股價一直處于機構控盤狀態,并不需要太擔心,但如果看不到的話,這樣的股票很容易就賣飛了。
三,數據說明一切
我們可以通過大數據系統,可以知道究竟哪些個股目前處于機構資金的控盤當中,而哪些股票是已經被機構資金放棄了的,看下圖:
從圖中我們不僅可以清晰看出市場中有多少個股是處于機構資金活躍階段的,更能看出目前有不到600家個股是處于機構絕對控盤狀態的。
在市場持續震蕩時,處于高級控盤階段的個股連續增長,是不是和你看到的市場有所不同呢?
本篇就聊到這里,關注小雅,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聲明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
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