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朝中社3月21日報道,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率團抵達朝鮮首都平壤,并與朝鮮最高領導人會面,期間紹伊古轉交了普京的親筆信。這一外交動作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也讓外界對俄羅斯未來戰略方向產生諸多猜測。
當下,俄烏沖突呈現“邊打邊談”的膠著態勢。3月23日至25日,美國在沙特利雅得分別與俄羅斯、烏克蘭代表團舉行雙邊技術會談。從形式上看,此次并非三方會談,而是美國分別與俄烏兩方進行。美國與烏克蘭先談了5個小時,與俄羅斯后談了12個小時,時長差異似乎暗示美俄之間的對話更為艱難復雜。從結果聲明來看,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同意在黑海確保航行安全,杜絕武力使用并防止商業船只用于軍事目的;美國將助力俄羅斯恢復農產品和化肥出口至世界市場的渠道等。但烏方總統澤連斯基稱,在領土問題上未與美俄達成任何共識。戰場上,俄烏雙方互有攻防,近期俄軍打擊了烏克蘭南部敖德薩州伊茲梅爾郊區的外國雇傭軍以及該州與羅馬尼亞邊境交界處的羅馬尼亞雇傭軍等目標。
紹伊古(資料圖)
在此背景下,紹伊古訪朝意義重大,這促使俄朝關系從“戰術協作”邁向“戰略綁定”新階段。朝鮮一直明確表態支持俄羅斯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行動。此前,朝鮮已向俄羅斯提供大量武器彈藥,甚至有軍隊進入俄烏戰場。俄羅斯副外長魯登科透露,有數百名在前線受傷的俄軍士兵正在朝鮮接受康復治療,這一事實彰顯出雙方在軍事合作領域的深度。從條約層面看,俄朝訂立的條約規定,若一方受到軍事威脅,另一方將給予全方位支持。此次紹伊古訪朝,雙方再度探討“維護俄朝安全利益”話題,極有可能是俄羅斯希望朝鮮進一步提供援助。
俄太平洋艦隊“烏法”號柴電潛艇(資料圖)
俄羅斯在東方的軍事動作也越發頻繁。俄太平洋艦隊“烏法”號柴電潛艇在日本海海域開展“口徑”巡航導彈打擊演練,展現出強大的海上作戰能力。同時,兩架圖-95MS戰略轟炸機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國際水域上空進行例行巡航,這一行動是俄羅斯維護自身海洋權益、展示戰略威懾力的重要體現,對周邊國家尤其是日本產生直接影響。
日本方面,其軍事動態值得警惕。日本計劃在九州地區部署遠程導彈,這一舉措將顯著提升其對周邊地區的軍事打擊范圍。同時,日本加強與北約合作,軍事指揮系統與駐美美軍數據鏈直連,試圖借助外部力量增強自身軍事地位。在俄烏沖突期間,日本內閣于2025年1月10日批準對俄羅斯實施額外制裁,包括凍結數十名(家)個人和實體資產,擴大制裁名單,涵蓋11名個人、29家法人實體和3家銀行,并對22家俄羅斯組織實施全面出口禁令。日本這些動作無疑加劇了東北亞地區緊張局勢,也讓俄羅斯感受到來自東方的軍事壓力。
從地緣政治角度深入剖析,北約持續東擴嚴重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多個東歐國家加入北約,北約軍事設施不斷向俄羅斯邊境推進。在歐洲方向面臨巨大壓力情況下,俄羅斯戰略重心有向東方轉移趨勢。東方的朝鮮在軍事上具有一定實力,其導彈技術、軍事動員能力等可為俄羅斯提供戰略支撐;在外交方面,俄朝合作能使俄羅斯在東北亞地區擁有更多話語權,制衡美日同盟。而日本在北約東擴進程中扮演積極角色,加強與北約合作,試圖從東方牽制俄羅斯,這進一步促使俄羅斯強化在東方的軍事部署與外交合作。
朝鮮(資料圖)
俄羅斯戰略調整對東北亞地區政治格局影響深遠。俄朝關系升溫可能促使地區內國家重新審視外交政策,部分國家可能在大國博弈中保持更加謹慎的中立態度。在軍事方面,俄羅斯軍事力量在東方增強,與朝鮮形成一定軍事協作態勢,會使美日同盟在東北亞的軍事優勢受到挑戰,雙方軍事對峙可能進一步加劇。從經濟角度看,若俄羅斯與朝鮮加強經濟合作,開發遠東地區資源,有望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但也可能因地緣政治因素引發美日在經濟領域的圍堵與反制。
展望未來,俄羅斯戰略調整引發的連鎖反應將持續發酵。其在東方的軍事、外交動作,將深刻影響東北亞地區乃至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國際社會需密切關注俄羅斯、朝鮮、美國、日本等各方動態,探尋和平穩定的解決方案,避免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