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可以全程查看“文物保護修復”比賽過程
為了保護文化遺產,弘揚工匠精神,發掘和培養新一代的“文物醫生”,昨起,2025年上海市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在上海博物館東館舉辦。本次大賽是首次在全市范圍內舉辦的展示文物修復技藝的重大賽事,旨在為上海文物修復工作者搭建一個展示技能、交流經驗、切磋學習的平臺。比賽場地特地選在上海博物館東館文物保護修復體驗館,普通觀眾可以通過落地玻璃窗,觀摩文物保護修復的競賽過程。
陶瓷修復比賽現場
在現場,“文物醫生”繃緊了神經,拿起工具,同臺競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文物病害分析、修復方案制定與實施,全面檢驗應變能力與技藝精度。和其他運動比賽比拼更快、更高有所不同,文物行業的大賽比拼的是精巧、心細和對文物知識的常年積累。比賽設金屬文物修復、陶瓷文物修復、紙張書畫文物修復三個組別,理論筆試占比二成,實操環節占比八成。
參賽選手比拼對文物紙張的修復和還原
本次大賽得到全市文物保護修復專業人員和相關專業院校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收到來自13家文博單位和相關院校共計34人報名,最終經專家遴選,22位選手正式參賽。選手隊伍里,有來自文博單位從事文保修復工作的專業人員,也有開設相關專業的院校師生,既有文物修復領域的中堅力量,也有文保事業發展的未來希望。
參賽選手在比賽中
文物修復工作是延續文明血脈、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舉措。賽事主辦方介紹,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博物館藏品總量達226萬件(套),館藏珍貴文物24萬件(套),對文物修復專業人才的需求比較大,隨著文物保護專業學科地位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文物修復與保護專業,為高層次文物保護修復人才培養添磚加瓦。
上海不是文物考古大省,但是全市文博相關單位歷經多年探索和積累,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精妙卓越的文物修復與復制技藝體系,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文物修復人才。近日,文旅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來自上博的張珮琛、楊蘊分別入選“青銅器修復及復制技藝”“古陶瓷修復技藝”傳承人。
原標題:《去上博看文物醫生比拼》
欄目編輯:孫佳音 圖片來源:上海博物館
來源:作者:樂夢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