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受訪人:Ling
圖片素材提供:Ling
采訪:Zibby
新西蘭作為一個開放的國家,吸引著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到此生活定居。
今天發現君為大家分享一個馬來西亞女生移居新西蘭的故事。
01
兩手空空來到南半球
Ling出生于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因為家中有祖父母來自中國福建,所以家人也注重她的華文教育。
高中之前,Ling都在有華文教育的學校讀書,這為她的華語打了很好的基礎。
在2017年之前,她過著按部就班的生活。
大學學習計算機的她,畢業后找到了程序員的工作。
工作到第三年,初入職場的青澀已經褪去,她開始能夠獨當一面,處理很多復雜的任務,也在職場中立穩了腳跟,在這種平穩中,她感覺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在召喚,催促著她“出去看看”。
Ling最初的規劃,是去澳洲,但是當時根據她的條件,要想拿到工作簽證,需要滿足英文成績,雅思遲遲考不到小分7的她,沒有選擇死磕,而是決定轉頭尋找新的 出路,而這次轉身,確實為她開啟了新一扇門。
當時新西蘭有銀蕨簽證(Silver Fern Job Search Visa),每年限額300個,申請人年齡需在20至35歲之間,持有認可的學士學位或技工證書,并具備至少兩年相關工作經驗,具備雅思6.5分的英語水平就能申請。
Ling看了下自身的條件,都已經滿足。 便決定去“搶 ”銀蕨簽證 。
和打工度假簽證一樣,銀蕨簽證也是“憑手氣”,簽證開放那天,世界各地的人一起爭搶300個名額。
為了提高勝算,Ling提前請了假,在家心無旁騖地刷新頁面。從早上刷到晚上,她在電腦前刷了一整天,最終拿到了名額,成為了300個幸運兒之一。
幾天后,他的丈夫也幸運的搶到了簽證,2017年9月兩人便一起拿著這張通往新西蘭的門票,飛向了南半球。
2018年,銀蕨簽證關閉,他們成了最后 踏上這艘船的幸運兒。
02
“9個月緊急求職”
在拿到簽證之前,簽證是最大的挑戰。
而拿到簽證來到新西蘭之后,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這張簽證的有效期為9個月。
如果9個月之內,她能夠找到技能工作,就能直接獲得新西蘭永久居留權,來新西蘭之前,她感覺9個月的時間很長,自己總是能夠找到辦法。
但是來到新西蘭之后,她就“傻眼了”,因為新西蘭的就業市場和馬來西亞相比完全不是一個體量,而且這里的面試程序很慢。
“在馬來西亞找工作,最長一周內就能得到結果,有些甚至會當場告訴你,但是新西蘭完全不同,面試要好幾輪,拖上一兩個月很正常。”
起初Ling和丈夫住在奧克蘭,想著大城市機會會多一些,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沒有本地經驗和本地介紹人的兩人,在求職中處處碰壁。
新西蘭消費也比馬來西亞高,看著銀行卡里的數字只進不出,兩個人心生懷疑,自己真的做了正確的決定嗎?
但是兩個人想,既然來到這里,就要盡全力堅持下去。
Ling去上了一些本地的課程,邊提升技能邊拓展人脈,尋找機遇。
她的丈夫則斷斷續續做些零工補貼家用。
終于,2018年的4月,Ling找到了漢密爾頓的一份程序員工作,公司在 Te Awamutu小鎮,兩人便一起搬了過去。
有了第一份工,身份的問題可以解決,再跳槽也容易一些。
在漢密爾頓工作了一年半,2019年12月,Ling找到了奧克蘭的工作,再次回到了奧克蘭,一直待到現在。
03
在新西蘭成為母親
在馬來西亞工作的時候,Ling覺得自己離“做媽媽”這件事很遙遠。
在馬來西亞,女性員工每次分娩可享受連續98天的帶薪產假。
在此期間,員工將繼續獲得全額工資,但是費用由雇主全額承擔。正是因為如此,很多雇主不想雇傭育齡女性,也有員工在懷孕期間因為各種理由被辭退的情況發生 。
而在新西蘭情 況則完全不同,新西蘭符合條件的父母可享受26周的帶薪育兒假,這份錢由政府支付,最高可達754.87紐幣每周。
因為有政府兜底,企業的壓力變小,所以在員工生育時,公司一般會招一個合同工來頂替上來,怨言相比馬來西亞的雇主,會小很多。
2022年5月,Ling的第一個女兒在奧克蘭出生,和很多新移民一樣,她在這里除了丈夫之外,沒有其他親人。
第一次做媽媽,她難免會緊張。
在馬來西亞,很多人生育后會請月嫂到家里照顧一個月,但是在新西蘭,全天候的住家月嫂并不常見,也很難找到月子中心。
搜索信息的過程中,她了解到了新西蘭的月子餐價格,一個月要6000紐幣,每天早上有人把餐食送給產婦,一天200紐幣,著實不便宜。
最終Ling找到了一個上門月嫂,一周6天,每天來她家中8個小時,幫她度過最初的那段時間。
Ling也提到,在馬來西亞也有不少“住家式托管中心”,家長把孩子送到一個保姆家中,保姆一個照看多個孩子。
因為監管不嚴格,問題也層出不窮。
托管兒童受傷、死亡的案件,常見報端。2023年新山便有一個6個月大的男嬰疑在住家式托管中心窒息,送院后宣告不治。
月嫂來自己家中,和Ling一起照看孩子,就安全也輕松許多。
同時新西蘭也有完善的孕產婦支持系統,新手父母可以加入本地社區,上育兒課程,認識新手父母朋友,減少個人育兒的孤獨和無助感。
生產后的6個星期,Midwife會每周上門家訪,產看產婦的恢復情況,同時也減產新生兒,產婦免去跑醫院檢查的奔波,可以更加放心的修養。
就這樣,Ling和丈夫兩個人,邊學習邊實踐,度過了新手期。
2024年11月,ling的第二個女兒出生了。
她還拍攝下視頻,記錄下自己生產的過程,并發布在個人的Youtube平臺(Ling in NZ)上。
相比于第一次,這次她多了些經驗,更加自然地面對這個過程。
生育第二個孩子時,Ling的媽媽從馬來西亞過來陪她。
因為她的媽媽本身做過月嫂,所以這一次,Ling做了個馬來西亞風格的月子。
和很多華人家庭的坐月子習俗一樣,馬來西亞講求坐42天,中間也有一些禁忌,例如產婦不可以喝白開水,Ling的媽媽就每天煮紅棗水給她喝。
坐月子期間媽媽還給她做豬腳醋等經典食物,幫她調養身體。
04
關于未來
就像兩次不同的坐月子經歷一樣,作為一個新移民,Ling的生活中有兩個不同國家的文化在交融。
2017年兩手空空來到這里的年輕人,白手期間,如今在這里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兩個孩子,在這片土地成家立業。
但是問起未來養老的打算,Ling直言自己還是想回馬來西亞。
在新西蘭生活八年,她依然覺得沒有很強的歸屬感,而回到馬來西亞,她又覺得自己像個異鄉人,這種矛盾感,相比很多一代移民都會明白。
當然這是未來的計劃,在這個當下,Ling想做的,是和家人一起,先享受長白云之鄉的幸福時光,在這里好好耕耘,等待收獲。
-end-
今日推薦視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