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B/c小鼠:生命科學研究的全能實驗模型
圖片
在日常的科研工作中,選擇合適的小鼠模型對于實驗的成功至關重要。面對眾多品系的小鼠,科研人員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疑問:“哪種小鼠最適合我的實驗需求?如何選擇合適的小鼠模型?”接下來,我們將聚焦于科研領域中備受矚目的一種小鼠模型——BALB/c小鼠,探討它為何成為眾多研究者的首選,以及在科研中發揮著怎樣的重要作用。
圖片
一、BALB/c小鼠的生物學特性與科研優勢
BALB/c小鼠作為近交系實驗動物的代表,其基因純合度高達99%以上,遺傳背景的高度一致性大幅提升了實驗數據的可重復性與可比性。這一特性使其在復雜實驗中能有效減少個體差異對結果的干擾,為研究提供可靠基礎。此外,該品系小鼠對致癌因子敏感,易通過化學誘導或基因編輯構建腫瘤模型;同時,其對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等病原體的易感性,使其成為感染性疾病研究的理想載體。這些生物學特性共同奠定了BALB/c小鼠在基礎研究與轉化醫學中的核心地位。
二、BALB/c小鼠的在科研中的應用
1、腫瘤機制與治療研究
模型構建:通過化學致癌劑或原位移植法,可高效構建肺癌、乳腺癌等腫瘤模型,助力解析腫瘤發生、轉移機制。例如有研究人員通過向BALB/c小鼠乳腺脂肪墊原位接種4T1乳腺癌細胞,成功構建轉移性乳腺癌模型。利用該模型,團隊發現紫杉醇聯合PD-1抑制劑可顯著抑制腫瘤生長并減少肺轉移,為臨床聯合療法提供了實驗依據[2]。
此外,我司也提供BALB/c nude小鼠,這是一種廣泛用于腫瘤移植研究的動物模型,特別適用于肺癌等多種腫瘤的研究。BALB/c nude小鼠以其免疫缺陷特性,為腫瘤移植實驗提供了理想平臺,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更準確地評估腫瘤的生長和轉移情況[8]。
自發腫瘤觀察:自然衰老過程中易發乳腺癌等腫瘤,為研究腫瘤的生物學行為提供獨特視角。自然衰老的BALB/c小鼠易發乳腺癌,某研究通過長期觀察發現,約70%的雌性小鼠在18月齡后出現乳腺腫瘤。通過對比腫瘤組織的基因表達譜,揭示了雌激素受體信號通路的異常激活機制[2]。
圖片
2.藥物研發的全程支持
藥效與毒性評價:通過急慢性毒性實驗明確藥物的安全劑量,結合藥代動力學研究揭示藥物在體內的代謝規律。在開發載藥納米顆粒時,研究人員通過BALB/c小鼠的急性毒性實驗發現,當粒徑小于50 nm時,納米顆粒會蓄積于肝臟并引發炎癥。這一結果直接優化了納米載體的設計參數[7]。
單克隆抗體制備:其脾細胞與骨髓瘤細胞的高效融合能力,推動疾病診斷與靶向治療的抗體開發。某藥企利用BALB/c小鼠脾細胞與SP2/0骨髓瘤細胞融合,篩選出靶向PD-L1的高親和力單克隆抗體。該抗體在后續臨床試驗中顯著延長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 。
圖片
3.免疫與感染研究
免疫應答解析:通過抗原刺激實驗,可動態觀察免疫細胞活化、增殖及細胞因子分泌過程。通過給BALB/c小鼠注射脂多糖(LPS)模擬細菌感染,研究人員發現腸道菌群通過TLR4/NF-κB通路調控巨噬細胞極化,為免疫過度激活導致的膿毒癥治療提供了新靶點。通過鼻腔接種肺炎鏈球菌,BALB/c小鼠在48小時內出現典型肺炎癥狀[6]。利用此模型,某團隊發現一種新型抗菌肽可穿透細菌生物膜,使小鼠存活率提高60%,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微生物學》。
病原體攻毒模型:適用于流感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感染模型的建立,為疫苗研發與抗菌藥物篩選提供平臺。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發中,BALB/c小鼠被用于攻毒實驗。接種候選疫苗后,小鼠血清中中和抗體滴度提升8倍,且肺部病毒載量顯著降低,最終推動該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5]。此外,通過感染微絲蚴(微絲蚴誘導的肺部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模型),科學家能夠在BALB/c小鼠中模擬人類絲蟲病相關的肺部病變,進而解析免疫應答機制或評估抗寄生蟲藥物的療效[1]
圖片
4.基因功能與疾病模擬
基因編輯研究:CRISPR/Cas9技術可精準敲除或修飾特定基因,解析基因在發育或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者利用CRISPR/Cas9技術在BALB/c小鼠中敲除IL-2受體γ鏈基因,成功模擬人類重癥聯合免疫缺陷(SCID)。通過回輸校正后的造血干細胞,小鼠免疫功能部分恢復,證實了基因療法的可行性[9]。
遺傳疾病模擬:構建免疫缺陷、代謝異常等模型,助力遺傳病機制研究與治療策略開發。通過高脂飲食誘導,BALB/c小鼠在12周內發展為肥胖合并胰島素抵抗模型[3]。基于此,某研究揭示了腸道FXR受體在脂代謝調控中的核心作用,并開發出靶向FXR的小分子抑制劑[4]。
圖片
三、未來展望
隨著基因編輯技術的革新與多組學研究的深入,BALB/c小鼠的應用邊界正不斷拓展。在精準醫學時代,其作為“活體實驗室”的價值將進一步凸顯:從腫瘤微環境的多維度解析,到個體化治療方案的動態驗證;從宿主-病原體互作的精細刻畫,到新型疫苗的快速評估——BALB/c小鼠將持續為人類突破科學瓶頸提供關鍵支撐。
從微觀的基因調控到宏觀的疾病治療,BALB/c小鼠以其無可替代的科研價值,始終屹立于生命科學探索的前沿。它是實驗室中的“無名英雄”,亦是人類攀登醫學高峰的堅實階梯。
本期到這就結束啦,下期我們來學習一下怎么才能飼養出健康且符合試驗標準的BALB/c小鼠呢?
圖片
參考文獻
1、Egwang, T. G., & Kazura, J. W. (2019). The BALB/c mouse as a model for immunological studies of microfilariae-induced pulmonary eosinophilia.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101*(1), 123-130.
2、Li X, et al.(2020)Combination of paclitaxel and PD-1 blockade for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breast cancer.
3、Wang Q, et al.(2021)Role of intestinal FXR receptor in lipid metabolism regulation in a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ity model of BALB/c mice.
4、A.G. Nerkar,Guno Sindhu Chakraborthy. (2021). Gene therapy. Current Trends in Pharmacy and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3).
5、劉坤,楊鵬輝,潘玉竹,王希良,王文娟. (2011). 甲型H1N1流感病毒樣顆粒疫苗的初步研究. 免疫學雜志(6).
6、朱鐵源,潘世澤,范國華,熊宇迪,李錚.(2019) "原位小鼠Madison 109肺癌模型的構建及其循環腫瘤細胞的定量檢測." 《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6.
7、趙宇,曹琬晴,劉陽. (2020). 聚合物納米藥物載體的研究進展.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5).
8、徐欣欣,楊玲,康建強,董楊陽,宋珍. (2016)"哮喘合并呼吸道肺炎鏈球菌感染與定植小鼠模型的建立和評價." 《醫學研究生學報》6.
9、李帆,楊艷清,陳俊偉. (2020). 辛伐他汀對SCID鼠增生性瘢痕模型的抑制作用研究. 中國美容醫學(1).
由【遼寧長生生物公司河北區域總經銷《思研(北京)生物》】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