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寒風如刀割的清晨,地主王學文推開家門,卻驚見門口躺著一位身著紅軍制服的 20 歲女兵,一動不動。四下無人,他猶豫再三,最終還是將女兵扛進了屋里。誰能料到,女兵醒來解開衣襟的瞬間,王學文震驚得瞪大了雙眼:“怎么會這樣……”
那是個寒風凜冽的早晨,王學文像往常一樣推開家門,目光卻被不遠處一個身影吸引。走近一看,竟是個穿著紅軍衣服的女子,緊閉雙眼,身子在寒風中不住顫抖,腹部鼓起,不知藏著什么。
王學文內心糾結萬分,這動蕩不安的世道,隨便撿人回家,稍有不慎便可能惹來大禍。可若放任不管,這女兵在這冰天雪地中,撐不過兩天便會香消玉殞。
思索良久,王學文長嘆一聲,謹慎地左右張望,確認無人瞧見后,才小心翼翼地將女兵抱回了家。妻子聽到動靜,趕忙過來。見女兵凄慘模樣,心疼不已,又是燒炕,又是端熱水,還拿毛巾輕輕擦拭她的臉頰,照顧得細致入微。
突然,女兵緩緩蘇醒,猛地睜眼,慌亂地摸向腹部,看到“東西”還在,才松了口氣,開始打量四周。
“姑娘,我叫王學文,是這個村的保長。早上看你昏迷在門口,就把你帶回來照顧,我們沒有惡意,你別擔心。”王學文輕聲解釋。
“你就是,王學文……”女兵眼眶瞬間紅了,淚水奪眶而出,伸手就去解衣襟。王學文和妻子嚇了一跳,待看清她懷中之物,頓時愣住。
女兵虛弱至極,面色蒼白如紙,眼神卻透著堅定。她強撐著虛弱的身體,將懷中熟睡的小嬰兒遞到王學文面前:“王大哥,我實在沒辦法了。早聽鄉親們說,您和其他地主不一樣,是個一心為百姓的好人。求您行行好,把這孩子撫養長大吧。”
夫妻倆對視一眼,面露猶豫。并非不愿收養,而是擔憂在這亂世之中,無法周全照顧孩子,有負女紅軍的托付。吳仲廉見他們不肯接孩子,忙繼續解釋,說自己是紅九軍的干部,當下戰況緊急,實在無力照料……
原來,吳仲廉本是文靜的女學生,受革命思想感召,毅然投身革命,成為英勇的“女將軍”,歷經槍林彈雨,從未喊過苦累。1936 年,剛生完孩子不久,她便隨丈夫調入紅九軍。然而,國軍兵力遠超紅軍,戰事吃緊,紅軍被逼迫到荒郊野外,缺衣少食。孩子身體日漸衰弱,可孩子父親曾日三整日為部隊行軍發愁,無暇顧及妻兒。無奈之下,夫妻二人忍痛決定,將孩子寄養在農戶家中,王學文便是他們認為最合適的人選。天寒地凍,吳仲廉抱著孩子,全靠頑強的意志走到王學文家門口,再也沒力氣敲門,便昏死過去。
聽完吳仲廉的遭遇,王學文夫妻倆終于答應留下孩子悉心照料。臨走時,吳仲廉特意叮囑,孩子以后就叫“王繼曾”。
此后不久,曾日三不幸戰死,吳仲廉也遭敵軍俘獲,直到國共合作抗日時才被釋放。而王繼曾在王學文的照顧下,安穩長大,也算是戰亂中的一抹溫暖慰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