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報道,假老年大學賣假保健品誘導網貸。
當前我國老年大學供需矛盾突出,7萬余所老年大學僅能滿足8%的社會需求,民辦機構借機涌入市場形成加盟熱潮,但部分機構淪為"李鬼"坑老重災區:通過虛假宣傳高價課程、兜售偽劣保健品、誘導網貸等手段實施詐騙,利用老年人孤獨焦慮心理獲取信任后實施財產侵害。盡管2024年《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明確辦學資質審批制度,但存在三大監管難點:老年人法治防騙意識薄弱難辨資質、法規對老年教育屬性界定模糊、多部門權責不清導致維權成本高。亟待推進監管"適老化"改造,包括社區常態化反詐宣傳、建立維權綠色通道、開展全國聯合大排查等舉措,通過前移關愛端口規范行業發展,切實保障老年人精神文化權益,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
1. 正本清源,重塑行業信任:當下,假老年大學賣假保健品等亂象頻發,嚴重破壞了老年健康產業的信任環境。我們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行業形象,正被這些不法行為一點點侵蝕。長此以往,消費者對整個行業都會失去信任,我們的市場也將不復存在。規范經營、主動打擊欺詐行為,才是重獲消費者信賴的唯一出路。
2. 填補正規服務缺口:全國老年大學僅能滿足8%的需求,這是挑戰,更是機遇。既然老年人對精神文化與健康服務有著強烈渴望,我們就應積極行動,提供高質量、合規的服務。這不僅能解決社會問題,也為我們開辟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搶占先機才能在競爭中立足。
3. 直面監管,共建良好秩序:目前老年健康產業的監管體系在逐漸完善,抱怨監管嚴格無濟于事。與其抵觸,不如積極適應,主動尋求規范運營的方法。只有行業內的所有從業者都遵守規則,才能避免劣幣驅逐良幣,共同營造一個健康、可持續的行業環境。
4. 提升服務專業性,突出差異優勢:在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充斥市場的情況下,靠坑蒙拐騙或許能獲得一時利益,但無法長久。我們必須專注于提升服務的專業性,深入了解老年人的實際需求,提供差異化服務。以優質的服務贏得客戶口碑,才能長久。
5. 加強行業自律,抵制不正當競爭:假老年大學的種種惡劣行徑,本質上是不正當競爭的表現。行業協會與從業者要聯合起來,建立行業規范,抵制這種短視行為。大家齊心維護市場秩序,老年健康產業才能實現長期繁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