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越南結束抗美戰爭、擺脫美國刺刀后,這個曾被中國視為"同志加兄弟"的鄰邦,轉身就抱緊蘇聯大腿,將槍口對準中國——莫斯科的軍火比北京的友誼更誘人。從1978年8月至1979年2月,越軍在中國邊境制造武裝挑釁700余次,入侵中國領土160余處,300多名中國軍民倒在血泊中。
當西方媒體譏諷"紅色陣營內訌"時,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鄧小平訪問美國。面對卡特總統的"越南戰爭教訓論",他自信地回答:"那要看是哪家的軍隊!"1979年2月17日,中共中央向全國公開下達了準備開始自衛還擊作戰的通知,集結在中越邊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廣西、云南前線部隊萬炮齊發,炮彈的怒吼震碎了河內的春秋大夢。
在發隆要塞,越軍曾狂妄叫囂:"中國來1個師,3個月也打不下這里!"然而他們面對的是解放軍陸軍14軍41師121團——這支鐵軍,僅用四天時間徹底粉碎了越軍的狂妄宣言。
一、戰前態勢:越軍的"反華橋頭堡"
1979年2月的滇南邊境,硝煙味混雜著山雨欲來的濕氣,在發隆險峻的群峰間盤旋。發隆鎮,位于越南黃連山省孟康縣東北22公里,東面和北面與我國云南省馬關縣接壤。這座被越軍經營成鐵桶陣的"反華模范區",此刻正以猙獰山勢俯瞰著中越邊境線——西北方向海拔1600米的山峰如巨獸獠牙刺破云層,東南側1336高地與1561、1523高地互為犄角,懸崖峭壁,蒿草叢生的地形將整片山地切割成死亡迷宮。
"中國軍隊就是來1個師,3個月也打不下發隆!"越軍指揮官在戰前曾狂妄叫囂。他們確實有狂妄的資本:防守發隆地區的越軍是黃連山省軍事指揮部下轄的獨立第3營1連、1個公安屯、1個機動公安連、兩個“青年沖鋒隊”大隊和部分武裝民兵,共約500人。
越軍不僅控制著發隆周圍的1561、1523、1609、1336高地等制高點,還構筑有2至3道塹壕,沿壕設有明暗火力點和掩蔽部,主要防御前沿至國境線路口和縱深部分地段埋設有防步兵地雷、竹簽陣。重要高地和公安營房配備有步機槍、火箭筒,60和82迫擊炮等多種武器,屯集了大量彈藥,在主要防御方向和重要地段上構成遠近、曲直、輕重、明暗結合的交叉火網。
但這份狂妄很快將化作吞噬自身的業火——二十公里外的馬關縣境內,解放軍14軍41師121團指揮所,參謀們將發隆的防御體系層層解剖,八易其稿的作戰方案此刻已化作精密運轉的戰爭機器:集中兵力兵器,從西北方向突擊,并以一部兵力從東南方向實施迂回包圍,斷敵退路,割裂其防御體系,首先殲滅1561高地、老道寨地區之敵,爾后圍殲發隆越軍。
當越軍還在吹噓"模范區"銅墻鐵壁時,我軍的偵察分隊早已摸清塹壕的走向和守軍的火力點分布。
二、圍殲發隆:四天拔除邊境“鐵釘”(2月16日19時至20日16時)
1979年2月15日20時,121團1營從梁子寨出發,如同暗夜中的利刃,長途跋涉,歷經小壩子、龍江等地,于16日4時45分悄然抵達392高程點附近的樹林隱蔽待命。團指揮所也提前行動,于16日16時40分抵達16號界碑北500米處凹地,觀察所則設在16號界碑東北側無名高地,密切注視著戰場態勢。
夜色成為最佳掩護。16日19時至22時,3營工兵匍匐排雷,小心翼翼地秘密排除前進道路上的部分地雷,為部隊順利推進開辟道路。17日1時25分,1營3連以一個排的兵力,精準包圍了越方5個民兵班。由于戰前準備充分,幾乎未遇抵抗便占領了1151、1251高地,成功切斷發隆之敵南逃的退路。
2連也馬不停蹄,沿1251高地向1302高地前進,5時10分搶占1301高地西南側叉路口,6時10分占領1307高地東側山脊和尼記東北側無名高地,切斷卡住發隆至孟康公路的咽喉要道。1連則隱秘進入恩星以南地區。整個包圍網在越軍渾然不覺中完成合攏。
6時25分,團指揮所一聲令下,配屬團師炮團一營(122榴彈炮營)、團100迫擊炮連、二營炮連和三營炮連,首先向1505、1561、1378、1485和1336高地的越軍實施多輪火力急襲,有力支援了步兵戰斗。7時整,各營向敵人發起全面攻擊。3營7連1排從側后突襲1505高地,8時完成占領。
戰場瞬息萬變。9連在濃霧中誤判1561高地方位,三次觸雷讓進攻序列出現空檔。團指揮所電臺里,參謀人員的催促聲與炮火聲交織:“必須盡快拿下!”
關鍵時刻,團100迫擊炮連、二營炮連、三營炮連再次向1561高地實施3分鐘火力急襲,9連兩個突擊組趁機強攻1561高地,激戰1小時殲敵19人。9連在攻占1561高地后繼續追擊,電臺不幸被敵人炮彈炸毀,與團、營失去聯系,但仍按預定計劃向老保寨、1482高地進攻,并在黃昏前占領1482高地。
1營方向,越軍發現公路被切斷后,自7時起,以1個班至1個排的兵力連續向2連發動反沖擊。2連依托有利地形連續擊退越軍7次反撲,殲敵91人,完成了側翼迂回,斷敵退路的任務。
18日清晨,121團調整了部署,令3營由西向東殲滅1554、1523高地之敵,1營在5連配合下由南向北進攻發隆。7時,7連、9連從東西兩個方向向稱腰巖、1485高地攻擊,9時30分全殲該地區越軍。1連和3連1排向1336高地及其西南無名高地發起攻擊,10時,1連占領兩個高地,斃敵64名,隨后又向東北側800米處無名高地進攻。
為加快進攻速度,121團投入第2梯隊。12時35分4連在1307高地西側投入戰斗,在2連配合下,13時10分消滅撲拉地越軍一個連部,攻占1361高地。隨后,2連沿1332、1336高地南側向發隆下寨發起攻擊。
16時,師部命令迅速占領發隆,團指揮所命令部隊展開行動。16時20分,8連經6小時激戰拿下1554高地,殲敵14人。隨后,8連立即要求繼續向1523高地進攻。8連2班一新戰士,在前兩任班長相繼負重傷后帶領全班繼續戰斗,搭人梯攀懸巖,炸毀敵軍火力點,殲敵22人,最后全班只剩下4人,仍頑強戰斗。
17時30分,4連和7連向越軍公安屯營房和發隆街區發起攻擊,與越軍展開逐房逐堡的激烈爭奪。但在攻入發隆街區及公安屯營房西南角時,遭敵暗火力點猛烈射擊,傷亡較大,進攻受挫,19時30分,4連和7連被迫后撤。
此時,8連攻占1523高地,2連攻占1292高地后一部向內比寨方向發展進攻,主力攻入發隆下寨時因遭敵暗火力點射擊被迫撤至村寨東側,5連攻占內比寨后于22時30分占領1609高地,至此,我軍基本控制發隆四周制高點,將殘敵重重包圍在發隆街區和公安屯營房內。為了方便指揮,121團指揮所于19日轉移到老卡。
2月19日8時30分,發隆守軍已成困獸。8連、9連在1523高地東南構筑的火力網,2連于11時40分攻占發隆下寨。根據師指示,16時25分,121團令4、7連撤出戰斗,沿公路迅速向孟康前進,支援步兵123團戰斗。17時,9連接替7連向營房進攻也受挫。團首長決定于20日集中炮火摧毀越軍公安屯營房工事,再組織步兵進攻。當夜,團司令部炮兵帶領100迫擊炮連進至1292高地西北側占領陣地。
20日清晨,1、3營組織直射火炮對越軍火力點進行破壞性射擊,摧毀了敵軍部分火力點。10時10分開始,榴彈炮1個連和團100迫擊炮連向公安營房實施近兩個小時的毀滅性射擊,12時,8連1個排、2連2個班同時向敵發起攻擊,迅速占領了營房,并進入地道搜索,14時全部殲滅了頑抗的敵人。同時,團組織各分隊繼續在附近肅清殘敵,打掃戰場。16時,這場艱苦的戰斗勝利結束。
三、戰斗總結:集中優勢兵力,迅速殲敵
當發隆要塞最后一面越軍旗在炮火中化為灰燼,歷史已為這場鐵血較量寫下注腳——狂妄者叫囂的"三個月",在正義之軍面前轟然崩塌;自詡銅墻鐵壁的發隆要塞,被121團將士用四晝夜砸成齏粉。這支鐵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撕開層層防線,將470具敵尸永遠留在了他們夸耀的"鋼鐵堡壘"中。此次戰役,共繳獲82毫米迫擊炮1門、60毫米迫擊炮10門、火箭筒7具、輕重機槍16挺、各種槍454支、電臺4部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我軍傷一百多人,犧牲五十多人。
解放軍121團集中4倍于敵的兵力,9倍于敵的火器,包圍敵軍,斷其退路,形成“關門打狗”態勢,從西北、東北、東南三個方向發起攻擊,使敵腹背受擊,顧此失彼。
把主要攻擊點選在敵人主要防御方向的翼側,把迂回路線選擇在地形復雜的敵人側后,以隱蔽迅速地迂回配合突然勇猛的攻擊,出乎敵人意料。在戰術上邊分割邊圍殲,最后各個擊破。
山河為證,鐵血鑄魂!從自衛反擊戰發起到殘敵肅清,每一小時都在印證:任何妄圖侵略中國的陰謀,終將在人民軍隊多路穿插的鋼刀下分崩離析;所有叫囂頑抗的據點,必遭向心攻擊的鐵流碾為塵土。發隆戰役的沖天火光里,不僅照見了越軍破碎的狂妄,更昭示著——犯我中華者,縱有險隘堅壘,難擋正義之師雷霆一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