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之家注意到,3月26日,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壽財險”)發布公告:公司于2025年3月24日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選舉李祝用擔任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待監管核準后正式履職。蔡希良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來源:公司公告
李祝用法律背景深厚、公司合規短板或迎轉機
2022年11月蔡希良正式出任國壽財險董事長,開啟其在保險業核心板塊的征程。彼時的國壽財正處于業務擴張期,償付能力指標承壓。蔡希良上任后,推動增資90億元以提升資本實力,同時依托集團資源強化產險與壽險的交叉銷售。
圖中人物系 蔡希良
2024年8月,蔡希良接替白濤升任集團黨委書記;同年11月,董事長任職資格獲批,完成從經營層到決策層的跨越。其晉升打破了國壽集團多由外部“空降”一把手的傳統,成為少數從內部培養的掌舵者,反映出高層對其在集團兩年多改革成效的認可。隨著蔡希良工作重心向集團層面轉移,其原任職子公司的人事布局也順勢調整。
繼任者李祝用,其職業生涯與中國人保深度綁定。1998年,這位法學碩士畢業后即加入中國人保,從法律部基層崗位起步,歷任法律部負責人、副總經理,法律合規部總經理等職,2011年更是獲得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學位,進一步夯實其專業根基;2013年升任法律總監。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人保AH股整體上市的關鍵時刻,他深度參與其中,憑借專業優勢確保上市進程依法合規推進,為公司成功上市發揮了關鍵作用。
圖中人物系 李祝用
2018年是李祝用職業生涯關鍵轉折點。他由法律總監晉升為副總裁,分管風控、合規及法律事務,次年兼任董秘,進入核心管理層。2020年,其職權進一步擴展,獲任執行董事并繼續執掌首席風險官、合規負責人等要職,成為中國人保“最年輕副總裁”之一。
2025年3月,李祝用突然辭去中國人保全部職務,轉任中國人壽集團黨委副書記。此次調動打破中國人壽高管多從內部提拔的慣例,被解讀為中央推動金融央企干部交流、強化綜合金融協同的戰略舉措。此次擔任國壽財董事長雖突然但也在意料之中,其在合規風控領域的積淀,或為國壽財險注入“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雙重基因。
此外,從國壽財險遭受的合規挑戰來看,李祝用的任命似乎具有一定的必要性。2024年,公司連續四個季度均遭受大量處罰,累計罰款金額超過1269萬元:一季度12家機構受罰,罰款284.4萬元;二季度13起案件,罰款121.33萬元;三季度15起案件,罰款275.84萬元;四季度更是達到30起,罰款金額飆升至587.615萬元。尤其編制虛假材料、套取費用等操作屢罰不止,暴露出系統性合規失效的風險。
數據飆升背后是更危險的治理黑洞。2023年12月6日,吉林省分公司原黨委書記、總經理李英因涉嫌嚴重違法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2024年3月22日,國壽財原黨委書記、總裁劉安林也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這些事件不僅對公司的聲譽造成了影響,更凸顯了加強內部管理和提升合規水平的緊迫性。
李祝用擁有深厚的法律專業背景和豐富的合規管理經驗。此次任用李祝用,或許正是為了借助其專業能力,填補國壽財險在合規管理方面的短板。面對持續擴大的合規風險敞口,如何在合規與業績之間找到平衡點,無疑是李祝用未來工作的重點之一。
降本增效成效顯著、資產問題一度承壓
從業績來看,近年來,國壽財險保費收入繼續保持穩健增長,2023年成功跨越千億門檻,而在2024年,其保險業務收入進一步攀升至1111.83億元,較2023年的1063.72億元實現了4.52%的同比增長。然而,從利潤表現來看,國壽財的波動較為顯著,2015年至2018年間,公司利潤呈現下滑趨勢,但在2021年后逐年回升。償報口徑數據顯示,2024年國壽財的凈利潤達到19.02億元,較2023年的13.89億元同比增長36.8%。
來源:財務報告
從投資端審視,國壽財險在2024年的表現可圈可點,投資收益率顯著提升。具體來看,財務投資收益率和綜合投資收益率分別達到2.95%和5.11%,相較于2023年的2.46%和1.57%,均實現了穩健增長,尤其是資本市場的回暖帶動了綜合投資收益率的大幅增長。
轉觀承保端,國壽財險近三年的綜合成本率呈現出逐年改善的趨勢,分別為101.29%、100.88%、100.48%。這一連續下降的曲線,雖然幅度不大,卻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上的不懈努力和逐步見效。細究其分項數據,更耐人尋味:綜合費用率在過去三年分別為30.37%、29.53%、26.40%,呈穩步下降態勢,降本增效成效顯著;而綜合賠付率三年分別為70.92%、71.35%、74.09%,這表明負債端賠付壓力正在逐年加大。
此外,國壽財險在2022至2023年間的資產減值損失激增現象。2023年,公司資產減值損失高達9.53億元,同比劇增191.0%,其中大部分損失源自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減值。值得注意的是,國壽財在2023年調整了減值標準,刪除了“持續6個月低于初始投資成本超過20%”的表述,這使得減值標準更加嚴格。即便如此,減值金額在2023年依然大幅增長。2023年報顯示,該會計估計變更,為公司帶來了5.43億元的稅前利潤增加。
來源:財務報告
2024年前三季度,國壽財險資產減值損失僅為0.29億元,似乎表明減值壓力有所緩解。然而,公司四季度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當季虧損高達3.21億元,當季投資收益率也滑落至-0.02%。這一逆轉似乎暗示了公司可能在年末再次計提了資產減值損失。
整體而言,國壽財險的經營優化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成本的有效壓降。盡管存在諸多挑戰,但通過費用精細化管理和投資收益改善,國壽財險依然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展現出了穩健的經營能力和風險控制水平。展望未來,如何在控制賠付成本、提升合規水平以及優化資產質量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是國壽財險持續優化經營策略的關鍵所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