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安市清江浦廣場·漕運門人頭攢動,一場以“個人養老金 為您添保障”為主題的“12333全國統一咨詢日”活動火熱舉行。
本次活動由淮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中國銀行淮安分行、淮安市全域旅游營銷有限公司主辦,云野FREE城市營地承辦,通過“政策宣講+金融指導”一站式服務,為市民揭開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神秘“面紗”,讓惠民政策真正“看得懂、算得清、用得上”。
2024年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在我國全面實施。作為我國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設計,個人養老金是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國家政策支持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2021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202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出臺,11月25日,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城市(地區)先行實施。
“什么是個人養老金?”“為什么要參加個人養老金?”“個人養老金參保人員有年齡限制嗎?”……活動現場,12333業務骨干通過政策解讀、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為群眾詳細講解賬戶開立、資金繳納、投資交易、稅收優惠、待遇領取等個人養老金問題。“個人養老金制度好處很多,一是在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退休后再多一份收入,二是可以幫助個人理性規劃養老資金。”12333業務骨干孫芳介紹,目前,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都可以自愿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
中國銀行淮安分行金融顧問為群眾進行養老金賬戶專業指導。中國銀行淮安分行個金部副主任石浩介紹,在該行辦理的第三代社保卡已實現“一卡雙賬戶”功能,參保人可通過社保卡直接辦理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戶、繳費、投資和領取。該行還推出個人養老金專屬福利:3月1日至3月31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首次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且繳費10元(含)及以上,即有機會抽取最高138元的微信立減金。
記者了解到,參加個人養老金,需要開立兩個賬戶:首先,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掌上12333”和商業銀行等渠道,在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用于信息記錄、查詢和服務等。其次,在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開立或者指定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用于繳費、購買產品、歸集收益、領取個人養老金等。這兩個賬戶都是唯一的,且互相對應。其中,通過商業銀行渠道,可以一次性開立這兩個賬戶。需要說明的是,這兩個賬戶是個人養老金制度內的賬戶,不同于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個人賬戶。另外,為滿足參加人購買個人養老金產品的需要,每年可以變更兩次資金賬戶開戶銀行。
活動現場,淮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現場開展第三代社保卡現場咨詢活動。據悉,第三代社保卡在二代卡基礎上進行了升級,增加了非接觸讀寫功能,只需在讀卡器上輕觸即可使用。此外,應用范圍拓展到政務服務、交通出行、旅游觀光、文化體驗、智慧校園、惠民惠農補貼發放等領域。
攜手金融力量,為群眾現場解答個人養老金相關問題,是淮安12333熱線服務的一次生動實踐。近年來,淮安12333熱線持續擴充專業咨詢團隊、全力加大技術投入,為市民帶來更加優質的熱線服務。2024年,全年來電總量46.8萬個,人工呼入總量14.7萬個,人工接通率88.41%,市民滿意度持續保持在99.5%以上。下一步,淮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息中心將推動12333業務骨干走進熱門景點、銀行網點、經辦大廳,為更多市民解讀政策,讓這份“存給未來的幸福”走進千家萬戶。
原標題:政銀攜手惠民生 人社服務“零距離” 我市舉行“12333全國統一咨詢日”活動
融媒體記者:蔡雨萌
通訊員:文雯 周品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