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時新聞網等臺媒報道,75位學者于26日署名發出“捍衛臺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聯合聲明,發起人包括臺“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臺灣左翼聯盟秘書長黃德北等。報道稱,該份聲明提到,賴清德自就任以來,不斷妖魔化大陸,并以“戴紅帽子”的方式來打壓不同意見者,進一步激化臺灣社會的對立,并用這種民粹主義的方式凝聚支持者的向心力。該份聲明也呼吁民進黨當局應懸崖勒馬,不要為短期政黨利益,再做出危害臺灣地區“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的事。
此前,賴清德悍然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并以因應“國安和統戰威脅”為名一口氣拋出“17項策略”,妄圖全方位阻絕兩岸交流。賴清德恣意妄為、猖狂挑釁,在謀“獨”邪路上暴沖,引發島內各界猛烈抨擊。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痛批賴清德為了鞏固個人權力、遂行“臺獨”目標的一己之私,把大陸界定為“準沖突”的“敵對關系”,公然成為兩岸“麻煩制造者”。臺灣《中國時報》質問民進黨當局“真的做好備戰準備了?”
賴清德自2024年5月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其政治立場從“務實臺獨工作者”進一步轉向“法理臺獨實踐者”,在分裂國家的道路上有恃無恐:迎合外部干涉勢力、押寶島內“臺獨”分裂勢力,更是在拿臺灣2300萬民眾的命運進行政治豪賭。賴清德“激進臺獨”路線背后的動機,充滿了個人私欲與外部勢力的不良企圖。臺灣學者警告,這種“飲鴆止渴”的策略,最終將把臺灣拖入“無法回頭的深淵”。臺灣地區《聯合報》指出,此舉形同將臺灣地區推回戒嚴時期。
各界普遍認為,兩岸血脈相同、文脈相通,臺灣對大陸依存度高,不能自絕于大陸,“17項策略”終究會反噬臺灣自身。“17項策略”中有多項針對兩岸交流,包括臺灣民眾赴陸旅行需“落實各種登錄制度”等,給兩岸交流帶來寒潮。島內一名邱姓在讀研究生在媒體上發文批評,其他地區都致力振興疫后觀光,賴清德當局卻執拗于意識形態,親手斷了觀光從業人員的生計。賴清德當局蠻橫專行,蓄意刁難兩岸旅游商談,代價卻要觀光業來背,合理嗎?
中國臺灣地區風景(資料圖)
據中工網援引《旺報》社評文章指出,若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大罷免”成功,相關規定逐一通過,民眾赴大陸交流將受限,并成為狙擊藍白政治人物與兩岸交流支持者的工具。《聯合報》社論指出,賴當局此舉將把臺灣推向“準戒嚴”狀態,擺明就是要在“大罷免”這一局販賣新的“芒果干”(所謂“亡國感”),以便全面攬權,就算把臺灣拖入“準沖突狀態”亦在所不惜。針對所謂“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質疑,其真正理由是要進入“準沖突狀態”。他批評,當前臺灣社會民心已產生很大動蕩,風聲鶴唳。
中國臺灣地區風景(資料圖)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越來越多的臺灣地區同胞不愿意被賴清德綁在“臺獨”的戰車上,不想為“臺獨”殉葬;越來越多的臺灣地區同胞基于中華民族的氣節和立場,秉持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心胸和氣度,以“修齊治平”惕勵自己,鄙視民進黨“去中國化”“去中華文化化”的行徑,明明白白地宣示自己“心向祖國”、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具有愛國主義傳統的臺灣同胞一向“威武不能屈”,他們一定不會放任賴清德等人胡作非為,他們會再次“救臺灣地區”。
中國臺灣地區風景(資料圖)
據聯合新聞網3月26日報道,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最近發表談話,批評賴清德為了“臺獨”,不顧島內安全,不顧臺灣民主,不顧人民期待的兩岸和平,只為成就他的“臺獨”陰謀,這是非常嚴峻的事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