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壕 來源:品牌市場相對論
全文約3100字,閱讀約需6分鐘,好文值得慢慢品讀。
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紅利期,不少品牌營銷曾以
“流量收割”為核心邏輯:通過算法推薦、KOL種草、直播帶貨等手段快速獲客,追求短期轉化率與ROI(投資回報率)。這種模式在初期確實帶來了爆發式增長。
然而,隨著流量紅利消退,“流量收割”的問題逐漸顯現:獲客成本飆升、用戶粘性不足、品牌價值稀釋。例如,某曾以“流量爆款”著稱的某網紅美妝品牌的用戶復購率不足10%。這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流量是租來的,心智才是自己的。品牌營銷必須從“流量收割”轉向“心智深耕”,回歸長期主義。
壹
選擇長期主義的必然性
短期的流量收割確實是有效果的,通過媒體平臺的算法機制吸引來目標消費者,再通過價格優惠、直播套路、個人光環等促成成交,當然能直接提升商品銷售。
但是,這種短期主義行為存在巨大的弊端,是不可持續的:
流量成本攀升:中國整體的互聯網人群市場紅利日益消退,主流媒體平臺和電商平臺的推廣競爭日益激烈,流量成本逐漸攀升。某服飾網紅店坦言,如今獲取一名新客的成本已超過商品利潤,即便銷售額增長,凈利潤反而持續縮水。
同質化嚴重難以吸引客戶下單:爆款公式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掌握,無論是推廣方式、視覺形象還是產品設計,消費者接收到套娃般的信息后越來越難以產生興趣,讓商家不得不加大價格戰的力度。
用戶信任危機:短期的流量收割中充斥著大量的虛假宣傳,這極為容易引發消費者的方案,讓品牌失去用戶的信任,最終遭到反噬。
可持續發展需求:ESG(環境、社會、治理)已成為品牌價值的核心指標,消費者更愿意支持有社會責任感的品牌。
因此,堅持長期主義、堅持深耕心智是品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消費者決策并非單純基于價格或功能,而是理性需求與感性認同的結合。例如,蘋果手機的高價并非源于硬件參數,而在于其“創新者”“高端生活方式”的品牌心智占位。
長期主義的核心在于構建品牌認知、情感共鳴與用戶忠誠度,通過持續的價值輸出讓品牌成為用戶生活的一部分,從而讓用戶產生一次次的復購,和品牌站在一起去做更多有意義的行動,品牌也就能充分獲取用戶全生命周期的巨大價值。
貳
心智深耕的四大核心策略
1. 品牌定位:精準錨定用戶心智
品牌定位的本質是通過差異化價值主張,在用戶心智中建立獨特的認知坐標。在同質化嚴重的市場中,品牌需跳出“功能參數競爭”,轉而挖掘更深層的用戶需求。例如,某茶飲品牌以“鮮果+低糖”定位健康賽道,避開價格戰紅海,精準觸達“輕養生”人群,成功將自身與普通奶茶區隔開。
同時,用戶畫像的深化是定位落地的關鍵。品牌需從“年齡+性別”等基礎標簽轉向“場景+需求”的立體洞察。某母嬰品牌通過調研發現,職場媽媽群體面臨“時間碎片化”痛點,于是推出“10分鐘快速育兒指南”內容,將產品與“高效育兒”場景綁定,精準觸達高凈值用戶。這種定位策略不僅提升了用戶對品牌的認知清晰度,更通過場景化需求的滿足,讓用戶產生“非我莫屬”的認同感。
2. 內容營銷:從“單純賣貨”到“價值輸出”
心智深耕的核心在于通過內容傳遞品牌價值觀,而非單純推銷產品。故事化敘事是構建情感聯結的利器。某老字號白酒品牌曾面臨年輕化困境,后通過紀錄片《大國工匠》展現非遺釀造技藝,將產品升華為文化符號,成功吸引到大批的Z世代消費者。
此外,品牌需要通過持續輸出與品牌調性一致的優質內容來打造內容生態。例如,某運動品牌開設“運動科普”專欄,定期發布科學訓練指南和健康生活方式建議,弱化銷售導向,反而通過專業價值輸出提升了用戶信任度。這種內容策略不僅降低了用戶對廣告的抵觸,更讓品牌成為特定領域的“意見領袖”,在用戶心智中形成“專業可靠”的長期印象。
3. 用戶運營:挖掘全生命周期價值
全生命周期價值(LTV, Lifetime Value) 是指一個用戶在與品牌互動的全過程中,可能為品牌帶來的總價值。它不僅包括用戶單次消費的直接收益,更涵蓋其長期復購、交叉購買、口碑推薦以及潛在的終身貢獻。與短期“流量收割”不同,LTV關注的是用戶從“接觸-認知-購買-忠誠-傳播”的全周期價值挖掘,是品牌長期主義的核心指標。
品牌可以通過用戶運營工作來挖掘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關鍵在于將“一次性交易”轉化為“持續互動關系”,而搭建私域流量池則至關重要。某美妝品牌通過企業微信社群運營,定期推送專屬福利、護膚教程和用戶分享,將復購率從15%提升至40%。
此外,用戶分層管理能最大化用戶終身價值(LTV)。某家電企業將用戶按消費頻次、客單價和互動活躍度分級,為高價值用戶提供專屬客服、新品優先體驗等權益,使這部分用戶的留存率提升60%。這種精細化運營不僅延長了用戶生命周期,更通過高價值用戶的口碑傳播,形成“滾雪球式”的品牌口碑效應。
4. 技術賦能:數據驅動長效增長
品牌要擅長在營銷中運用技術賦能讓心智深耕更精準高效。例如,可以用大數據和AI預測消費者偏好,從而提前布局滿足新需求。某快消品牌利用AI分析用戶行為數據,預測到夏季“解暑飲品”需求激增,提前6個月調整供應鏈,減少庫存浪費并搶占市場先機。
叁
品牌長期主義的未來趨勢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品牌將更依賴AI驅動的創意革命,實現從“批量生產”到“精準定制”的跨越。AI不僅能通過數據分析預測用戶偏好,還能生成個性化內容,甚至創造虛擬偶像、數字人等創新載體。例如,某快消品牌利用AI生成千人千面的廣告素材,結合用戶興趣標簽推送“專屬故事”,使點擊率提升40%;某美妝品牌則通過AI虛擬試妝技術,讓用戶在社交平臺分享個性化內容,實現“用戶自傳播”。未來,AI將深度融入創意生產全流程,幫助品牌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觸達用戶心智,同時通過實時反饋優化策略,形成“創意-觸達-反饋”的閉環。
消費者對ESG(環境、社會、治理)的重視已從“加分項”變為“基本要求”。品牌需將ESG從口號轉化為可感知的行動,并通過透明化披露建立信任。例如,某服裝品牌通過區塊鏈技術追溯原材料來源,公開碳排放數據,吸引環保意識強的消費者;某食品企業則將“零廢棄包裝”作為產品核心賣點,配合紀錄片展示生產流程,成功塑造“可持續品牌”心智。未來,ESG營銷將進入“數據化競爭”階段,消費者可通過掃碼查看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品牌需用真實行動而非空洞承諾,才能贏得用戶長期認可。
品牌對用戶心智爭奪將從“產品功能”升級為“場景解決方案”。品牌需深入用戶生活場景,提供“場景+情感+價值”的綜合體驗。例如,某智能家居品牌不再僅賣單品,而是推出“全屋智能安防”“健康睡眠場景”等套餐,讓用戶將品牌與“安心生活”直接關聯;某運動品牌則通過AR技術打造“虛擬跑步社區”,用戶在APP中完成訓練即可解鎖周邊優惠,實現“運動場景-社交互動-消費閉環”的深度綁定。未來,隨著元宇宙、AR/VR技術普及,品牌將通過沉浸式場景體驗,進一步強化用戶對品牌生活方式的認同,讓心智占領從“選擇品牌”升維為“認同品牌倡導的生活方式”。
未來的心智深耕需要構建"技術-價值-場景"的黃金三角,唯有將技術創新轉化為人文關懷,將社會責任融入日常互動,將場景碎片編織成意義網絡,才能在長期主義的賽道上實現心智資產的持續增值。
結語:
在流量喧囂褪去的今天,消費者主權時代已至,用戶不再只是“被收割的流量”,而是擁有自主選擇權的“價值共創者”。他們愿意為有溫度的品牌停留,為有深度的價值觀買單,為有高度的愿景共情,品牌營銷的終極戰場必然從“流量爭奪”轉向“心智占領”。
正如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所言:“企業的目的不是預測未來,而是創造未來。”品牌營銷的長期主義,本質是與用戶共同創造未來——以耐心沉淀品牌資產,以誠意贏得用戶信任,以遠見定義行業標準。
THE END.
其他精彩文章,值得你認真一看
贊賞不必了,和??就是極好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