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人類的唯一區別,在于我是瘋子;我與瘋子的唯一區別,在于我沒瘋。”這聽上去有些瘋狂的話,出自聞名世界的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藝術大師薩爾瓦多·達利。
3月28日,在復旦大學建校120周年校慶紀念日倒計時60天之際,“致敬大師,感受經典”——達利藝術作品展在江灣校區李兆基圖書館啟幕,其中部分作品首次在中國高校展出。
【沉浸式體驗最知名作品】
還記得達利最知名的作品《記憶的永恒》嗎?這幅畫作以其標志性的“軟鐘表”形象深入人心,是20世紀藝術史上最具辨識度的作品之一。
《記憶的永恒》沉浸式裝置。
展覽入口處特別設置了《記憶的永恒》沉浸式裝置,觀眾可以親身感受超現實世界的扭曲與變形。
達利(1904-1989)6歲開始作畫,與畢加索、馬蒂斯并稱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畫家。其創作表現了“弗洛伊德式個人夢境與幻覺”,創造了一種介于現實與臆想、具體與抽象之間的“超現實境界”。
達利堪稱“網紅”的鼻祖,他親自引爆的熱點事件不勝枚舉;他是自媒體先驅,辦過名為《達利新聞》的報紙;他設計的珠寶與服裝被時尚界追捧,撰寫的烹飪美食書顛覆了人們對食物的想象。
【在電影方面也有所建樹】
“我的堂吉訶德石版畫是20世紀最重要的石版畫。”達利曾自信地說。在達利的畫筆下,堂吉訶德的頭像陀螺一樣旋轉著,他的長矛高高舉起,盾牌在面對軍隊時開始旋轉。達利甚至把《堂吉訶德》版畫發行變成了街頭行為藝術,達利本人親自扮演風車,當場示范《風車之役》是怎么畫出來的。
達利的《堂吉訶德》石版畫。
但丁的長詩《神曲》中關于天堂、地獄和煉獄的奇幻描寫,以及對人類靈魂救贖的探索,與達利自身對神秘主義、潛意識和精神世界的關注相契合,這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達利與法國木版雕刻大師雷蒙德?雅克合作,為《神曲》雕刻了3500塊木版,每幅畫平均約35塊版。他運用超現實主義風格,對《神曲》進行了重新詮釋。展覽現場設置了60幅《神曲》分解圖,生動再現了其制作過程,對研究西方木刻版畫工藝具有重大價值。
達利在電影方面也有所建樹。超現實主義電影開山之作《一條安達魯的狗》,是由電影導演路易斯·布努埃爾與達利跨界合作的默劇短片,革新了電影美學和敘事方式。觀眾步入展廳的影音室,可以觀看達利參與制作的影視作品及他的個人紀錄片。
本次展覽展出達利的200余件作品,其中《堂吉訶德》系列以及《不朽的記憶》全套作品首次在中國高校展出。
本次展覽將以全預約形式免費向公眾開放。校外人員可通過“人文相輝”微信公眾號,點擊相應推文進入線上報名程序,預約入校參觀(社會公眾進入江灣校區請帶好身份證)。鑒于展覽場地為學校圖書館公共區域,本次展覽對社會公眾預約將實行限額管理。
展覽展期為3月28日至6月3日,展覽地點為復旦大學江灣校區李兆基圖書館1樓。此次展覽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校董、上海睦寧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朝暉校友資助。
原標題:《去復旦看達利,部分作品首次在中國高校展出》
欄目主編:徐瑞哲 圖片來源:黃海華 攝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黃海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